期市早盘重要资讯:各国央行购金热情不减
发布时间:2016-2-17 09:56阅读:441
◆ 【1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18.2%】
2016年1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开局良好。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说,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战略措施引领下,我国对外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月份流向制造业的投资16.2亿美元,增长近九成。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的投资8.4亿美元,同比增长128.3%。他表示,对外投资中地方企业作用凸显。1月份地方对外直接投资1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2%,占我对外直接投资的92.5%。而在2015年,地方对外投资创下783.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实现了73.7%的高速增长。另一特点是,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热情不减。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月份中国企业对美投资15.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9倍,预计2016年对美投资将继续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
◆ 【各国央行购金热情不减】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黄金投资总需求为195吨,同比增长15%,其中,各国央行黄金需求量为167吨,同比增长25%。俄罗斯是近年来全球市场最大的黄金买家之一,该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去年俄罗斯央行共增持了208.4吨黄金,至1415吨,同比增长17%。从全年数据来看,去年,中国和印度分别以985吨和849吨的需求量继续领跑全球黄金市场,占全球总需求量的近45%,中印两国去年全年黄金消费需求同比分别上涨2%和1%。从供应的角度来看,去年,受黄金矿产量影响,黄金供应量下降4%至4258吨。国内方面,自2015年7月首次公布最新的黄金储备后,中国央行每月都在增持黄金,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黄金储备为1764.10吨,创历史新高。
◆ 【上期所夜盘金属涨跌分化 黄金涨0.34%】
2月16日上期所夜盘金属涨跌分化,黄金涨0.34%,白银涨0.09%。当日夜盘,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涨0.34%,报254.15元/克;白银期货合约涨0.09%,报3462元/千克。其他金属方面,铜期货主力合约跌0.39%,报35650元/吨;铝期货主力合约涨0.41%,报11015元/吨;锌期货主力合约跌0.44%,报13655元/吨。上海期货交易所统计显示,当日连续交易期间(2月16日21:00至2月17日2:30),黄金主力合约成交244618手,白银主力合约成交163940手,期铜主力合约成交163520手,期铝主力合约成交103444手,期锌主力合约成交123936手。
◆ 【纽约黄金期货大跌2.5% 创三个月最大跌幅】
美国COMEX 4月黄金期货价格周二收盘下跌31.20美元,跌幅2.5%,报1208.20美元/盎司,创下大约三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股的反弹削弱了黄金的部分吸引力。著名投资银行高盛认为,近期黄金因全球经济状况忧虑而录得的涨幅过高,对中国因素、石油和负利率的担心在黄金和其他金融市场可能已被夸大。高盛称,美联储可能将进一步升息,将令金价承压,尽管近期市场臆测美联储可能将依靠负利率来刺激经济。预计三个月后金价将降至每盎司1100美元,一年后跌至1000美元。
◆ 【世界黄金协会:2015年中印两国黄金需求全球占比45%】
2月16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15年《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黄金总需求为4212吨,和2014年基本持平。从国家来看,中国、印度两国占全球总需求量的近45%,继续领跑全球黄金市场。
◆ 【低迷需求倒逼氧化铝减产】
自去年11月以来,国内电解铝产能大规模削减,令本就过剩的氧化铝市场雪上加霜。氧化铝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最大跌幅超过40%,最低触及1624元/吨,跌破国内大部分产能的成本。巨大的价格落差以及高企的产品库存,倒逼氧化铝厂减产。据了解,包括山东信发、中铝河南、贵州广铝、山东魏桥、锦江集团等在内的氧化铝厂削减产能已超过700万吨/年。经过此番调整,氧化铝市场库存出清效果逐步显现,氧化铝价格也止跌回升,国内加权平均价格由此前的1624元/吨回升至目前的1661元/吨。
◆ 【电解铝高成本产能集中退出】
自2015年年末至今,国内电解铝厂在极低价格的背景下,纷纷宣布减产和停产。尤其是在有色协会举办的行业联合会议上,电解铝厂更是表示近一年内新扩建产能不投产。在此,我们认为,铝价的反弹与供应恢复存在辩证关系。由于无法从价格直接推断供应恢复的时间节点,因而我们采用实际调研的方式来跟踪供应恢复情况。据了解,截至2月,国内停产产能约420万吨/年,因价格反弹而出现的供应恢复中,新扩建产能达产约20万吨/年,复产产能约10万吨/年。整体而言,供应恢复量级小,时间进度慢。在目前价格情况下,我们测算的国内行业加权平均利润在300—500元/吨,纵然如此,国内电解铝产能尚未出现大规模重启和新扩建产能投产。基于目前低产出的供应情况,铝市场呈现当期的供不应求,市场需要消耗一定库存量进行补充。据统计,2015年11月国内铝锭社会库存共计超过100万吨,经过近几个月的供应削减,最低时库存降至63万吨左右,去库存效果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春节期间,市场进入消费真空期,节后社会库存增加14万吨至80万吨附近,但库存积攒量仍不及往年春节。
◆ 【伦敦基本金属涨跌不一 国际铜价持稳】
2月16日伦敦基本金属涨跌不一,国际铜价持稳,受一些强劲的中国数据支撑,但对中国需求的疑虑和美元走强打压铜价。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收盘变动不大,报每吨4558美元,周一收报4562美元。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融增量猴年开门红,1月双双创出单月新高。因年初本就是季节性信贷投放高峰,加之汇率贬值压力下,外币贷款融资持续大量转向本币融资,而房贷及基建投资支撑下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为明显,料将为未来经济增加更多活力。该消息提振了金属市场的人气。CapitalEconomics的CarolineBain表示,“该数据因中国春节假期而有所扭曲,但仍颇为令人鼓舞。贷款数据对需求是利多,尽管铜进口减少,但仍在高位。”中国1月铜进口按月减少17%,至44万吨,同比增长5.3%。全球铜消费近半靠中国。不过,分析师表示,许多市场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铜进口将下滑,因12月和1月采购的铜大量补充了库存。
◆ 【钢材库存显著提高】
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全国35个主要城市螺纹钢、线材、热轧、中厚板和冷轧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共1078.53万吨,较1月29日的911.38万吨猛增167.15万吨,已回升至2015年10月上旬的水平。这一结果主要源于贸易商长假前备货的传统行为,不过,受节前钢价已处于高位以及下游需求持续疲弱等因素影响,库存增幅低于往年,故钢材社会库存大增并未对期货盘面产生明显压力。与此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中旬末,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250.33万吨,相比上一旬增加14.23万吨,增幅为1.15%;钢厂成材库存持续走低的趋势被打破,出现企稳回升态势。而对全国139家建筑钢材生产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2月14日,样本企业螺纹钢库存总量为301.00万吨,较1月28日增加76.78万吨,增幅为34.24%。钢厂库存与社会库存同步大增,预计螺纹钢上方仍承压。
◆ 【春节后钢铁现货供应稳步回升】
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月15日,163家样本钢厂的高炉开工率为74.03%,环比1月29日的统计结果提高0.13个百分点。但受春节长假因素影响,产能利用率为79.37%,环比降低0.22个百分点;其中有21.47%的钢厂盈利,虽然环比下降4.30个百分点,但仍处于2015年9月以来的次高水平。春节长假已过,除唐山地区节前便有钢厂相继复产外,近期位于北方沿海地区的厂家亦有复产计划增加的情况出现。而后期钢贸商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金三银四”传统旺季,或将逐渐开始新一轮的补库行为。届时在需求增加的刺激之下,钢厂复产、增产的积极性将显著提升。预计未来钢厂高炉开工率数据将会持续升高,进而使钢材现货供应转向宽松,对期现价格形成压制。
◆ 【钢材市场终端需求仍待释放】
本周,虽然已有部分商家陆续回归市场,但是仍有很多钢贸商并未正式营业。与此同时,以工地为代表的钢材终端用户复工比例亦较为有限,下游需求尚属启动之初,预计元宵节过后钢材买卖才会逐渐活跃起来。受此影响,目前钢材市场仍保持与年前相似的供需两弱态势,螺纹钢期货持续性上涨缺乏现货基本面的支撑,预计短期内将维持振荡偏强态势。在当前钢材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并且钢厂利润率较为可观的背景下,随着下游终端需求的不断释放,预计后期钢厂成材产量将出现快速回升。供强需弱之下,未来钢价或再度转弱。就盘面而言,螺纹钢期货当前的走势仍然受主力资金所带动的情绪性因素主导。个人投资者在短线追多的过程中须谨慎。目前中长线做空的时间窗口尚未打开,建议多看少动,静待基本面与技术面相互配合的趋势性行情到来。
◆ 【纽约原油期货跌1.36% 多哈冻产协议令投资者失望】
美国NYMEX 3月原油期货周二收跌0.40美元,跌幅1.36%,报29.04美元/桶;ICE布伦特 4月原油期货收跌1.21美元,跌幅3.62%,报32.18美元/桶。多哈会议沙特、俄罗斯等四国达成冻结产量协议,而非减产协议,分析师称冻结产量协议对油市影响很微小。MarketWatch市场分析师Sara Sjolin提出冻结产量协议无法提振油价的五大原因:一、达成冻结产量协议而非减产协议;二、将产量冻结在1月水平,然而1月水平本身就很高;三、伊朗和伊拉克并未参与,伊朗刚解除制裁不可能减产,而伊拉克忙于增产获取收入打击恐怖分子,四、为免美国抢夺份额大部分欧佩克成员国不愿减产;五、即使所有产油国都达成协议也无法抵消当前原油需求放缓的影响。高盛维持原油供应和需求预期不变;重申油价将持续波动,除非未来几月原油库存不再增加。高盛称,要真正达成减产协议可能需要经济和原油需求增长疲弱一段时间。
◆ 【全球三分之一油企或面临破产风险】
据瑞士媒体报道,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16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油价下跌影响,不少石油企业出现资产流动性吃紧和削减债务能力下降等问题,今年全球约三分之一石油生产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基于对全球五百多家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生产企业的调查,德勤统计,其中约175家企业面临破产风险,债务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根据德勤的判断,即使受益于2014年以来开采技术的提升和开采成本的下降,95%的石油生产商能将原油开采的成本降至每桶15美元以下,却仍不足以让某些企业扭转颓势。德勤认为,相较于石油生产企业来说,油田服务供应商受油价下跌的影响似乎较小,这可能是由于石油生产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更高因而负债更多。德勤判断,短期内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 【甲醇主产区可销售库存低位】
目前,西北地区甲醇出货均价涨至1500元/吨,较上月末涨50元/吨,较节前涨30元/吨。主产区价格走高直接支持环渤海、华中地区价格走强,北方市场整体受到支撑。2015年11月,西北地区销售不畅,原定于该时间试车的陕西神华榆林、内蒙古中煤蒙大两套6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装置未能如期试车,西北地区库存高涨,甲醇价格一度跌至6年来的新低,部分企业实际出货价格逼近1050元/吨。不过,随着12月陕西神华榆林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的稳定运行,西北地区甲醇销售压力锐减。此外,春节前,河北、山西因环保检查,甲醇厂家负荷较低,而且受益于环渤海地区下游备货,北方地区甲醇销售良好,价格持续上涨,鲁北地区价格涨至1900元/吨,一度高于华东港口地区60元/吨。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多套正常生产装置的意外检修使得主产区库存未大幅增加。据统计,内蒙古一套90万吨/年、陕西两套60万吨/年和一套20万吨/年的装置于春节假期前意外停车检修,目前仅恢复一套60万吨/年的装置。供应端的缩减给了西北厂家在市场整体需求不佳之际上涨的底气。
◆ 【甲醇下游行业需求分化】
2016年持续弱势的经济形势使得甲醇多数下游开工不佳,甲醛、二甲醚等行业开工率逼近历史低点。不过,鲁南、浙江甲醇制烯烃企业开工率不减,给弱势的甲醇市场以支撑。据统计,仅浙江两套6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装置日消耗甲醇的量就在9000吨。在外盘到港并未大幅增加、华东地区传统下游需求下滑之际,鲁南、浙江甲醇制烯烃企业的需求良好对沿海市场的稳定起到了支撑作用。传统下游持续萎靡,需求下滑严重,其并未对甲醇的消耗增加贡献。其中,甲醛开工率仅为20%,二甲醚开工率在7%,其余如醋酸、mtbe、dmf等开工率都低于往年同期,尤其是今年甲醛企业停工时间延长,春节假期的停工时间在30—45天,部分依赖传统甲醇贸易的企业举步维艰。当前,国内45%的甲醇消耗依赖烯烃,剩余一半以上的消耗由传统下游完成。春节假期已经结束,而多数甲醛生产企业并无开工打算,其将在正月十五之后开工。二甲醚行业在春节期间表现不佳,部分企业销售不畅,濒临涨库风险,且价格不断下滑。甲醇价格的走高进一步加大了二甲醚企业的生存难度,不排除部分企业在严重亏损之际再度停车检修的可能。此外,醋酸企业多数配套甲醇装置,对贸易甲醇消耗的量并不多。
◆ 【棕价差以及国内现货豆棕价差迅速收窄】
而棕榈油则是涨幅最大的油脂品种,日照黄海24度棕榈油报价5030元/吨,较节前涨幅接近300元/吨;天津金光报价与P1605合约平水,较节前涨幅达到290元/吨。受春节期间马来西亚MPOB报告利多支撑,油脂整体反弹。根据MPOB报告,在产量如预期锐减的支撑下,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在1月即降至6个月低点,至230万吨一线,去库存进程显著加快给予多头信心。棕榈油强势导致FOB豆棕价差以及国内现货豆棕价差迅速收窄,当下四级豆油和棕榈油价差已回落至1000元/吨一线。虽然目前国内豆油也处于去库存的时间窗口,节前国内豆油商业库存已降至75万吨一线,但是菜油抛储力度加大令市场担忧后市豆油消费会受到挤压。而棕榈油方面,由于1月印尼进口“砷”超标问题,导致国内棕榈油库存提前出现拐点,目前国内库存已低于90万吨。春节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持续走高,导致内外价差再度倒挂超过200元/吨,短期市场缺乏进口积极性,料未来两周国内库存不会出现再度攀升的现象。
◆ 【大商所夜盘期货涨跌不一 棕榈油跌0.52%】
2月16日大商所夜盘期货涨跌不一,棕榈油跌0.52%,焦炭涨0.46%。当日夜盘,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跌0.52%,报4970元/吨;焦炭期货合约涨0.46%,报656.5元/吨;豆粕期货主力合约跌0.62%,报2409元/吨;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涨0.74%,报341.5元/吨;豆一期货主力合约跌0.14%,报3457元/吨;豆油期货主力合约跌0.69%,报5770元/吨;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涨0.35%,报568元/吨。大商所统计显示,当日连续交易期间(2月16日21:00至2月16日23:30),棕榈油主力合约成交230124手,焦炭主力合约成交61298手,豆粕主力合约成交242470手,铁矿石主力合约成交706916手,豆一主力合约成交21310手,豆油主力合约成交126688手,焦煤主力合约成交45044手。
◆ 【东北各地玉米收购工作陆续恢复】
春节过后,东北各地受委托玉米收购库点的收购工作陆续恢复,市场预计收购进度很快就会达到节前水平。照此推算,到4月30日收购结束,收购总量会创新高,有望突破9000万吨的大关,东北2015年产玉米大部分都将被收购入库。届时,市场上可流通的粮源有限。在国储陈玉米不能及时入市的情况下,不排除东北地区市场出现短暂供应紧张的可能,玉米价格或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截至2月10日,有关部门已在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2015年产东北玉米8261.48万吨。其中,2月1—5日累计收购100万吨;2月6—10日,虽然受到春节放假因素影响,收购进度缓慢,但5天内仍收购了5.5万吨。目前,黑龙江的累计收购量约为3707万吨,吉林约为2368万吨,辽宁约为689万吨,内蒙古约为1492万吨。
◆ 【芝加哥农产品期货全线上涨 玉米上扬1%】
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悉数上涨。大豆期货收高,因出口数据强劲及担心巴西装运缓慢;玉米期货录得两周最大日涨幅,受助于空头回补;小麦期货收高,因空头回补和技术性买盘。大豆期货升至2月4日来最高,交易商称,因投资者认为巴西近期收割的大豆装运缓慢,将带动对美国大豆的出口需求。CBOT3月大豆合约收高7美分,报每蒲式耳8.79-3/4美元。3月豆粕合约收高2.8美元,报每短吨264.8美元。3月豆油合约跌0.19美分,报31.61美分。玉米期货上扬1%,从约一个月低位反弹,受助于投资者空头回补和技术性买盘。CBOT3月玉米合约升4-1/4美分,报3.63美元。小麦期货上涨,上周触及合约低位和多年低位后出现技术性买盘和空头回补。CBOT3月小麦合约收涨6-3/4美分,报每蒲式耳4.64-1/4美元。
◆ 【储备棉去库存化预期明确】
国内约1000万吨储备棉去库存化预期明确,直接压制国内棉价走势,间接压制国际棉价走势。我们认为,储备棉降价销售的可能性较大。分两种情况探讨:一是如果市场上资源紧缺,涉棉企业竞拍相对积极。但纺织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若国产纺织品与国外同档次产品价差过高,将会抑制国内纺织企业对棉花的需求,导致竞拍积极性下降,最终储备棉通过降价来促进成交。二是如果市场上棉花资源不紧张,会出现竞拍不积极的情况,企业会通过接仓单、接竞卖新疆棉、接现货等方式补充原料库存,国储棉只有通过降价或者搭配配额等方式变相降价,来促进销售。从近年来储备棉竞卖底价来看,2013年11月价格为18000元/吨,降至2014年4月的17250元/吨(按3:1比例搭配进口棉配额),2015年7月竞卖底价继续下调至13200元/吨(2011年国产棉)。如果市场不认可储备棉的价格,则储备棉继续降价销售的概率很大。
◆ 【棉价向下空间不大】
国内巨量储备棉去库存化,主要通过降低新增供给和提高消费两方面实现。一方面,棉花减产已经开始,并且相关机构调查显示,2016年国内棉花种植意向继续下滑。另一方面,棉花用量增加,只能通过降低国内外棉花价差,提高国内棉纱竞争力来实现。但棉价向下的空间并不是无限大,需要综合考虑财政支出压力和提高国内纺织业竞争力两方面因素。第一,如果国内棉价过低,无论从目标价格补贴方面,还是从储备棉轮出角度考虑,价格过低都将增加财政支出压力。第二,如果国内棉价不够低,则国外低价棉将通过低价棉纱的形式继续冲击国内市场,减少国内棉花消费,不利于储备棉去库存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棉花进口被严控后,国内棉价的低点主要取决于国内外棉纱的竞争情况。2014/2015年度以来,我国严控棉花进口配额,棉花进口量大幅减少。但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且进口关税较低。2015年储备棉轮出时间在7—8月,鉴于2016年棉花减产和棉花进口量下降预期较强,二季度储备棉轮出的市场预期强烈,但价格是一步到位还是逐步调整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预计上半年国内棉价呈现下跌走势,而下半年开始国内外棉价达到动态平衡。
◆ 【ICE原糖期货走坚 因投机客净多头头寸减幅大于预期】
周二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走坚,受助于投机客净多头头寸减幅大于预期,白糖期货跌至四个半月低位,此前3月合约大量交割被看作利空。糖市交易商称,阿联酋有超过20万吨白糖装船,用于周五到期的3月合约交割,表明AlKhaleej迪拜加工厂需要补充原糖库存。这帮助支撑了原糖价格,但对白糖来说被看成利空,一些人认为,这表明消费者需求疲弱,因为交割通常被看作是买家不得已的选择。投机客手中原糖期货和选择权的净多头头寸减少,支撑了原糖期货。ICE5月原糖合约收涨0.08美分,或0.6%,报每磅13.2美分。伦敦5月白糖合约收跌4.90美元,或1.3%,报每吨375.10美元。
◆ 【鸡蛋消费淡季来临施压市场】
春节过后,鸡蛋现货报价大幅下跌。受到现货拖累,周一期货主力1605合约开盘跳空下行。其后,蛋价加速下跌。截至收盘,1605合约跌至3095元/500千克的低位,日内下跌114元/500千克,跌幅为3.55%。鸡蛋进入季节性消费清淡期,期、现报价将延续低位。在销区领跌的情况下,产区蛋价随之下行。 河南、辽宁现货蛋价跌至3.4元/斤和3.1元/斤,东北地区蛋价在周初大幅下跌后,目前相对稳定。蛋鸡养殖户也在关注销区的市场动态,惜售情绪减弱。1月在产蛋鸡存栏为11.98亿只,较2015年12月增加1.3%,比去年增加13.12%。对比数据,不难发现,2016年年初新鸡开产增加了鸡蛋现货市场的供应,在产蛋鸡增加也结束了2015年10月以来鸡蛋供应持续下降的市场状况。
期货开户授权人、弘业期货市场总部专业期货经纪万广润从业资格F3015926(期货业协会官网可查、弘业期货官网可查),现全面推广期货网上开户、手机开户,方便快捷高效!欢迎全国投资者咨询!
市场总部开户专线:025-86993586手机、QQ、微信:【15321852053】
弘业期货市场总部期货投资论坛http://www.xici.net/b1568542/
弘业期货市场总部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202965864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