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业如何定价 期货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6-2-1 09:46阅读:1033
锡业如何定价 期货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1日08:14
期货日报2月1日报道:加强培育,活跃市场
联合减产抱团取暖
纵观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由于深陷供需失衡泥淖,又受全球经济发展疲弱的拖累,近年来商品价格一路下行,有色企业陆续宣布联合减产。近日,国内锡行业骨干企业发布联合减产声明,计划2016年减少精锡产量1.7万吨。
据了解,在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目前国内大部分锡生产企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某锡冶炼企业负责人认为,自2012年以来,锡行业就进入了价格下行的通道。“锡也是产能过剩的有色品种之一,这种基本面供需失衡的市场现状使得价格出现大幅下滑,而且这一轮下跌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情况也是历年来比较罕见的。对国内很多锡冶炼企业来说,以前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风波。”
国内锡企业近期计划减少精锡产量1.7万吨,对于锡行业来说,这个减产幅度其实并不算大,整个锡行业的实际减产幅度至少在30%以上,企业也希望通过适度减少产量重新平衡供需。
试水期货套保纾困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之际,不少现货企业转而开始试水金融领域。据黄学友介绍,南山锡业已经尝试逐步进入期货市场。“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规避其可能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目前我们正在与一些合适的期货公司对接,同时企业相关人员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在近期上期所组织的锡市场及期货交易研讨会上,国内某大型锡生产加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期货市场价格如何变化,通过套期保值操作,期货市场盈亏和现货市场现金流匹配后,相关企业都可以实现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目的。
以生产企业的套保策略为例,上述某企业负责人介绍,在锡精矿及原料买入时,可以用当时上期所锡期货主力合约的价格作为现货锡定价基础,在原料采购价确定的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冲原料采购环节的风险。他强调,在此过程中原料买入价和期货卖出价格的定价基准要基本相同,以确保套期保值效果。
他介绍,套保头寸建立后,在未来1—2个月内,当锡锭产品产出,并在市场进行销售时,其售价同样以上期所锡锭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定价基础,在锡锭现货销售进行点价的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平仓操作。“对于锡下游加工企业及贸易公司而言,由于各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不同,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套保策略。”他表示。
上海靖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振宇表示,在交易不活跃或者套期保值操作的实施有困难时,企业可采用自然保值的方式,即通过贸易合同锁定采购和销售的价差,无论是采购价格、销售价格的同时确认还是计价方式的对等确认,都可以随着交易过程实现利润的获取。
另外,据介绍,去年12月初曾出现很多冶炼厂采购不到锡矿的情况。当时国内锡矿价格很低,矿商惜售,缅甸矿的进口渠道是否畅通一时又无法确定,冶炼厂无奈只好停产或仅维持一条线生产,也有企业只将原料生产成半成品。在这种惜售情绪影响下,现货市场锡锭的量急剧减少,锡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83400元/吨左右开始连续上涨。
针对上述情况,江铜集团贸易事业部、期货部总经理胡剑斌认为,锡的期现价差迅速拉大,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蕴藏着极大的机会。“在采购不到原料的时候,作为生产商或下游消费企业,可以直接买入近月期货合约作为虚拟的原料来源,合约到期后去提货。”
胡剑斌进一步分析称,在空头寻求现货了结头寸的时候,生产商或下游消费企业就可以把这些头寸作为产品卖给下游企业或作为原料补充库存。“另外,到交割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的情况。锡期货市场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却存在一些成熟品种很难遇到的投资机会。”
期货点价权威公允
现货企业不仅在套保业务上对期货工具有需求,在现货定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国内锡现货贸易中多采用市场资讯机构的报价作为定价基准,但该报价的权威性和公允性却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目前的报价机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的情况,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锡市场的贸易商跟生产商存在一个矛盾,即贸易商主要是看中价差,而不是绝对价格的高低,与此同时,生产商需要的是建立长效的机制来保障一个生产成本之上的价格水平,从生产商的角度出发,市场的价格应该是根据生产成本加利润空间来定价。
“目前市场延用的现货报价机制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但这个价格并不能完全保证该价格是市场公允的价格。”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贸易商在报价过程中的影响力太大。
针对目前的锡现货报价方式,胡剑斌介绍,江铜刚开始进入铜杆市场时,并没有按照市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做法(通过供应方与需求方谈判)定价,因为供应方希望价格高而需求方希望价格越低越好,这种方式很难将最终的交易价格谈拢。
“后来江铜旗下的金瑞期货到华南市场调研时发现,下游客户的需求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现货很难完全与各企业的需求对齐。”胡建斌表示,“我们发现可以借助期货工具进行填平补齐,也因此创造了一些点价模式,即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升贴水幅度进行现货定价。比如,原料采购后,在期货市场建立卖出头寸,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交易一旦达成,可以利用期货盘面价格根据各客户的作价方式进行操作。”
“现在铜市场点价模式的发展已经愈发成熟,但铜期货市场一开始也不活跃,点价模式出现之后,逐渐被市场接受。通过点价模式,生产商、消费商之间的需求差异包括作价方式的差异都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填平补齐。”胡剑斌补充道。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期货市场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价格体系中的基准价格,是因为其是众多影响市场供求因素的信息集合体,如果一个行业单纯依靠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指导生产与消费,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期货盘面价格把对现货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传送到市场中,期货市场变成众多影响市场供求因素的信息集合体,期货价格也因此更有预测性和真实性。以期货价格为核心的现代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克服了传统机制下定价基准缺失和信息含量不足的两大局限,适应了大宗商品全球贸易的需要。”上述专家认为。
咨询 朱经理 18651555127 0515-83068261
联合减产抱团取暖
纵观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由于深陷供需失衡泥淖,又受全球经济发展疲弱的拖累,近年来商品价格一路下行,有色企业陆续宣布联合减产。近日,国内锡行业骨干企业发布联合减产声明,计划2016年减少精锡产量1.7万吨。
据了解,在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目前国内大部分锡生产企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某锡冶炼企业负责人认为,自2012年以来,锡行业就进入了价格下行的通道。“锡也是产能过剩的有色品种之一,这种基本面供需失衡的市场现状使得价格出现大幅下滑,而且这一轮下跌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情况也是历年来比较罕见的。对国内很多锡冶炼企业来说,以前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风波。”
国内锡企业近期计划减少精锡产量1.7万吨,对于锡行业来说,这个减产幅度其实并不算大,整个锡行业的实际减产幅度至少在30%以上,企业也希望通过适度减少产量重新平衡供需。
试水期货套保纾困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发展陷入困境之际,不少现货企业转而开始试水金融领域。据黄学友介绍,南山锡业已经尝试逐步进入期货市场。“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规避其可能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目前我们正在与一些合适的期货公司对接,同时企业相关人员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在近期上期所组织的锡市场及期货交易研讨会上,国内某大型锡生产加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期货市场价格如何变化,通过套期保值操作,期货市场盈亏和现货市场现金流匹配后,相关企业都可以实现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目的。
以生产企业的套保策略为例,上述某企业负责人介绍,在锡精矿及原料买入时,可以用当时上期所锡期货主力合约的价格作为现货锡定价基础,在原料采购价确定的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冲原料采购环节的风险。他强调,在此过程中原料买入价和期货卖出价格的定价基准要基本相同,以确保套期保值效果。
他介绍,套保头寸建立后,在未来1—2个月内,当锡锭产品产出,并在市场进行销售时,其售价同样以上期所锡锭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定价基础,在锡锭现货销售进行点价的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平仓操作。“对于锡下游加工企业及贸易公司而言,由于各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不同,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套保策略。”他表示。
上海靖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振宇表示,在交易不活跃或者套期保值操作的实施有困难时,企业可采用自然保值的方式,即通过贸易合同锁定采购和销售的价差,无论是采购价格、销售价格的同时确认还是计价方式的对等确认,都可以随着交易过程实现利润的获取。
另外,据介绍,去年12月初曾出现很多冶炼厂采购不到锡矿的情况。当时国内锡矿价格很低,矿商惜售,缅甸矿的进口渠道是否畅通一时又无法确定,冶炼厂无奈只好停产或仅维持一条线生产,也有企业只将原料生产成半成品。在这种惜售情绪影响下,现货市场锡锭的量急剧减少,锡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83400元/吨左右开始连续上涨。
针对上述情况,江铜集团贸易事业部、期货部总经理胡剑斌认为,锡的期现价差迅速拉大,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蕴藏着极大的机会。“在采购不到原料的时候,作为生产商或下游消费企业,可以直接买入近月期货合约作为虚拟的原料来源,合约到期后去提货。”
胡剑斌进一步分析称,在空头寻求现货了结头寸的时候,生产商或下游消费企业就可以把这些头寸作为产品卖给下游企业或作为原料补充库存。“另外,到交割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的情况。锡期货市场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却存在一些成熟品种很难遇到的投资机会。”
期货点价权威公允
现货企业不仅在套保业务上对期货工具有需求,在现货定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国内锡现货贸易中多采用市场资讯机构的报价作为定价基准,但该报价的权威性和公允性却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目前的报价机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的情况,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锡市场的贸易商跟生产商存在一个矛盾,即贸易商主要是看中价差,而不是绝对价格的高低,与此同时,生产商需要的是建立长效的机制来保障一个生产成本之上的价格水平,从生产商的角度出发,市场的价格应该是根据生产成本加利润空间来定价。
“目前市场延用的现货报价机制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但这个价格并不能完全保证该价格是市场公允的价格。”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贸易商在报价过程中的影响力太大。
针对目前的锡现货报价方式,胡剑斌介绍,江铜刚开始进入铜杆市场时,并没有按照市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做法(通过供应方与需求方谈判)定价,因为供应方希望价格高而需求方希望价格越低越好,这种方式很难将最终的交易价格谈拢。
“后来江铜旗下的金瑞期货到华南市场调研时发现,下游客户的需求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现货很难完全与各企业的需求对齐。”胡建斌表示,“我们发现可以借助期货工具进行填平补齐,也因此创造了一些点价模式,即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升贴水幅度进行现货定价。比如,原料采购后,在期货市场建立卖出头寸,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交易一旦达成,可以利用期货盘面价格根据各客户的作价方式进行操作。”
“现在铜市场点价模式的发展已经愈发成熟,但铜期货市场一开始也不活跃,点价模式出现之后,逐渐被市场接受。通过点价模式,生产商、消费商之间的需求差异包括作价方式的差异都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填平补齐。”胡剑斌补充道。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期货市场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价格体系中的基准价格,是因为其是众多影响市场供求因素的信息集合体,如果一个行业单纯依靠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指导生产与消费,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期货盘面价格把对现货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传送到市场中,期货市场变成众多影响市场供求因素的信息集合体,期货价格也因此更有预测性和真实性。以期货价格为核心的现代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克服了传统机制下定价基准缺失和信息含量不足的两大局限,适应了大宗商品全球贸易的需要。”上述专家认为。
咨询 朱经理 18651555127 0515-83068261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只要了解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指数、无风险利率、红利率、到期前时间长短有关。股指期货的价格基本是围绕现货指数价格上下波动,如果无风险利率高于红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将高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
股指期货是如何定价的?基于那些因素定价?
你好,股指期货合约以当日结算价作为计算当日盈亏的依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当日盈亏=∑[(卖出成交价-当日结算价)×卖出量]+∑[(当日结算价-买入成交价)×买入量]+(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当日结算...
股票定价和期货定价的区别股票定价是怎么定的
"股票定价和期货定价的区别主要是定价来源上的区别,期货的定价主要是根据期货所对应的现货价格来决定的,而股票的定价则是根据股票在市场中的供需关系来决定的。 股票和期...
想交易锡期货期货锡,怎么开通锡期货账户,有开户流程吗?
您好,锡期货开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开通,首先选择一家正规的期货公司,如:广发期货、方正中期、民生期货、中衍期货等,再通过手机应用商店里搜索该期货公司的APP,同时准备好身份证原...
苹果期权大有可为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17年12月22日苹果期货在郑商所上市以来,不少果农、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利用苹果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实现了较好效果。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苹果产业链参与者可以更好地管理价格风险,避免“果贱伤农”。不仅可以保护果农的利益,也有利于提升苹果产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风险管理公司也积极联合保险机构开发苹果产业“保险+期货”项目,帮助果农规避市场风险、稳定收入。 通过“保险+期货”,果农可以在苹果价格下跌、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损失时得到经济补偿,从...
我国棉纱对印度出口或大有可为
中国棉花网专讯:据印度相关部门统计,2022年4-6月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棉纱线数量、进口额暴增(从4月份13399公斤、14982美元增长到6月份的151962公斤、75.4万美元)。除缝纫线外,其它各规格棉纱均呈现数倍增长。 从一些印度布厂和贸易商反馈来看,7、8月份对中国棉纱的进口需求增长仍比较强劲,尤其中高支棉纱受到印度企业的关注、青睐。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7、8月份我国分别出口棉纱2.55万吨、2.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71%、-17.75%,但对印度棉纱出口却持续较大幅度增长,国内一些棉纺厂、贸易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