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出清时刻 企业倒闭潮来袭
发布时间:2016-1-11 20:16阅读:376
“2016将是艰难的一年,中国经济进入真正出清的时刻,这是触底的开始,至于这个L型的宏观底部到底持续多长时间,凛冬才刚开始”。
均衡博弈公共研究院将推出八篇系列报告,并委托和讯网一一发布,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每隔两日发布一篇。本次推出的第一期主题为“凛冬 —— 倒闭、失业与工资福利萎缩”。
作为对2016年的宏观预测报告,在预测宏观趋势的同时,希望能够兼顾微观个体的应对;在充分提示风险的同时,希望能够挖掘穿透周期的机会;在立足经济分析的同时,希望能够关注社会结构的变化。
2016年中国经济将面临结构性与周期性因素叠加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决策层开始着手推进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进行系统性修正;另一方面,货币、债务与产能的周期性调整将在2016年触底,真正意义上市场出清的大幕正在拉开,企业倒闭潮、行业性失业潮以及工资福利的萎缩将层层传导。
首先,结构性与周期因素的双重叠加,将引发新一轮企业倒闭潮。企业倒闭潮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四种力量,其一债务性出清,到期债务偿付压力与坏账集中清理将把一批高负债的企业推向破产倒闭的深渊;其二,需求端萎缩:持续萎缩的外部需求与疲弱的国内需求将使低竞争门槛的传统行业类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其三,效率型挤出: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与新兴技术应用倒逼低效企业退出市场;其四,政策性调控:发展模式转型下的行业标准升级将彻底斩断“三高”企业的生存之路。面对中国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和走在路上的通缩,让人不禁联想起费雪1933年对“债务—通缩”的多米诺骨牌的描述:廉价抛售->资产价格下跌->实际利率上升->更多的廉价抛售->周转速度下降->净资产减少->更多破产->银行挤兑->信贷萎缩->银行抛售资产->信心越来越低迷->囤积现金。我们认为,此轮企业倒闭潮不可避免,甚至是必须的。否则,一旦费雪的“债务—通缩”循环机制在市场中不断蔓延、强化,中国经济的系统性崩坏将就此展开,引发结构性与周期性叠加的宏观经济大规模整体过调。只有通过主动出清,才能形成对部分优质产能的保护,避免宏观过调对经济根本的伤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