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通胀归来,央行货币宽松空间极小
发布时间:2015-12-22 11:43阅读:519
首先来解释下央行2015年的货币政策。市场很多人认为,央行2015年是“实质上的宽松货币政策”,但我们却一直认为,央行2015年真的是稳健和中性的。我们的理解是,应当考察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贷款利率-CPI或者企业债券收益率-CPI),2015年仅仅与2012年相当而已,即位于实际融资成本合理区间的下边界。换句话说,央行降准是对冲外汇占款,而降息则是为了对冲CPI中枢下行。
基于上面的分析框架,分析2016年央行货币政策,需要首先分析通胀。我们认为,2016年大概率出现通胀归来,CPI中枢将较2015年上行。主要理由包括:
第一,需求侧,我们看好2016年中国经济,而通胀滞后于经济增长,所以认为通胀上行。具体包括财政发力、房地产好转、补库存等等带来商品需求增加。
第二,供给侧,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篇幅阐述“去产能”,即减少“潜在”供给(注意不是减少供给),供给端的议价能力将相应提升。
第三,计价货币因素,我们认为,随着欧央行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由分化到收敛,美元指数将见顶回落,从而利好大宗商品价格(详见报告《大拐点将至:美元周期见顶&大宗商品见底》).
第四,汇率因素,央行推出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元脱钩,人民币可能相对美元适度贬值(我们不认为人民币相对于美元长期贬值),而汇率贬值导致进口价格上升,导致输入型通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16年通胀中枢上行,央行如果仍然维持稳健和中性的货币政策,那么央行货币宽松空间将极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