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波动中日贸易双向影响
发布时间:14小时前阅读:8
11月25日,该汇率报156.70,虽日内微跌0.12%,但整体仍处于近十个月高位区间,其走势背后是政策差异、经济基本面等多重因素的深度博弈。
政策分化是驱动美元兑日元走势的核心逻辑。美联储当前维持5.25%-5.5%的高利率水平,11月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对通胀回落至目标水平的信心不足,近3%的通胀率使得12月降息概率降至32.8%,市场对利率“维持高位”的预期持续强化。
而日本央行则坚守超宽松政策,将利率维持在0.5%附近,即便核心CPI已回落至1.8%,仍明确表示需持续宽松以巩固经济复苏。这种政策差异导致美日10年期国债利差高达3.2个百分点,大量套利资金涌入美元资产,为汇率提供强劲支撑。
经济基本面的分化进一步放大了汇率波动。美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失业率稳定在3.6%低位,支撑美元指数稳守100关口上方。而日本三季度GDP环比下降0.3%,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10月出口同比下降2.1%,汽车与电子零部件出口疲软,多重利空叠加导致日元持续承压。此外,全球避险情绪消退使得日元传统避险属性弱化,VIX指数降至年内低点,进一步削弱了日元的需求支撑。
美元兑日元技术分析
从近期走势看,美元兑日元自4月起开启上行通道,10月后涨势加速,一度刷新逾十个月高点至157.42,目前在156-158区间震荡整理。技术面呈现明确多头格局,5日、10日、20日均线呈多头排列,MACD指标红柱持续放大,尽管RSI指标接近超买区间,但尚未出现明确反转信号。关键阻力位聚焦2025年年度高点158.87,短期支撑位则在155.00-156.80区间,市场正密切关注158.50关口附近可能触发的日本央行汇市干预。
汇率波动对贸易领域产生显著的“双刃剑”效应。对中国对日出口企业而言,日元贬值导致日本客户采购成本上升,2025年1-10月中国对日出口同比下降5.1%,纺织、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订单承压,以日元结算的出口收入换汇后大幅缩水。但对进口企业而言,日本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产品进口成本降低,2025年10月中国自日进口同比增长6.8%,有助于相关企业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华泰证券开户的佣金是多少?降低佣金的办法有几种?
2025-11-24 09:51
-
证券开户前,强烈建议先看完这篇攻略(特惠佣金)
2025-11-24 09:51
-
不想看书,看综艺照样可以学理财!
2025-11-24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