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站上风口,现在还能上车吗?
发布时间:2小时前阅读:38
11月25日,距离2025亚洲通用航空展开幕仅剩两天。这场将于11月27日至30日在珠海举行的展会,已吸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国际化程度远超往届。展会以“通航新纪元,探索低空无限可能”为主题,首次整合展览、会议、赛事与体验活动,力图打造低空经济的全生态展示窗口。
受此催化,近期A股低空经济板块热度持续升温。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波行情是短期事件驱动,还是长期产业趋势?当前估值是否合理?现在还能参与吗?
一、核心逻辑:低空经济不是概念,而是万亿级新赛道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部分场景可延伸至3000米)的空域内,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用航空器等为载体,开展物流、载人、巡检、文旅等经济活动的新型业态。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空间巨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整体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与飞行器制造将成为两大核心受益方向。
- 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传统通航机场、起降点,更涵盖通信导航、空域管理、感知系统等“数字底座”。这类项目具有强政策属性,通常由国企或地方平台主导。
- 飞行器制造:无人机已实现规模化商用,而eVTOL作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关键载体,正处于适航认证与商业化试点阶段,成长弹性更大。
目前行业整体处于发展初期,但政策推进明显提速。2024年以来,中央及多地密集出台低空经济专项规划,深圳、合肥、广州等地已启动试点运行,产业链从“纸上蓝图”迈向“地面实践”。
二、当前估值:局部过热,整体仍处合理区间
截至11月25日,中证低空经济指数(若暂无,可参考相关成分股平均估值)动态市盈率约45倍,处于历史60%分位左右。细分来看:
- 无人机整机与零部件企业:部分龙头公司PE已超60倍,反映较高预期,短期存在兑现压力;
- 空管系统与基础设施服务商:估值相对温和,多在30–40倍区间,受益于政策落地节奏;
- eVTOL相关标的:多数尚未盈利,以PS(市销率)或市值对标海外企业估值,波动性较大。
整体看,板块尚未出现全面泡沫,但部分题材型个股短期涨幅较大,需警惕事件驱动后的回调风险。
三、券商观点:普遍看好,但强调“重结构、轻炒作”
除国金证券外,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主流机构也陆续发布低空经济专题报告,共识在于:
- 低空经济是继新能源车、AI之后又一具备“国家意志+产业落地”双重属性的战略赛道;
- 2025–2027年是基础设施建设与试点运营的关键窗口期;
- 投资应聚焦“有订单、有技术、有适航进展”的企业,回避纯概念炒作。
华泰证券特别提醒:“低空经济产业链长、环节多,但真正能形成壁垒的集中在飞控系统、电池动力、适航认证等核心环节。”
四、普通投资者如何布局?
稳健型策略:借道ETF或龙头股,把握β机会
目前尚无纯低空经济ETF,但可通过以下方式间接参与:
- 军工/高端装备类ETF(如国防ETF、高端装备ETF):覆盖部分无人机与航电系统企业;
- 选择基本面扎实的行业龙头:如在工业无人机、空管系统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上市公司,关注其订单获取与毛利率变化。
建议采用“逢调整分批建仓+中线持有”策略,仓位控制在10%以内。
进取型策略:聚焦高弹性细分,严控风险
可小仓位关注两类标的:
- eVTOL整机或核心部件供应商:需密切跟踪适航认证进展与试飞消息;
- 低空空域管理信息化企业:受益于各地试点推进,订单有望加速释放。
操作上建议设置明确止损(如-8%),避免因消息面波动造成大幅回撤。
结语:
低空经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政策、技术、需求三重共振下的真实产业变革。珠海航展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机会在于未来3–5年基础设施落地与商业场景跑通的过程。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必追高炒地图,但也不应忽视这一长期主线。用闲钱、控仓位、选真龙头,才能在“低空新纪元”中稳稳起飞。
免责声明:本文提及的行业及公司仅为分析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低空经济尚处发展初期,技术路线、政策落地及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低空经济是什么经济?
AMC概念站上风口,相关AMC概念股有哪些?
当算力遇上先进封装HBM概念股站上风口,哪些企业会受益呢?
-
华泰证券开户的佣金是多少?降低佣金的办法有几种?
2025-11-24 09:51
-
证券开户前,强烈建议先看完这篇攻略(特惠佣金)
2025-11-24 09:51
-
不想看书,看综艺照样可以学理财!
2025-11-24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