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或通过IMF份额改革 “中国第三”可期
发布时间:2015-12-17 22:35阅读:730
2010年份额改革(Quota reform)被认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70多年来最重要的治理改革。此次改革方案将赋予新兴市场更多话语权,以更为合理地体现最新格局下新兴市场不断上升的经济地位。然而,由于美国国会的屡屡“阻碍”而至今无果。不过,事态近期或将有所突破。
据媒体报道:“在12月16日上午,最新发布的美国综合支出法案中包括了批准份额改革,法案作为预算协议的一部分发布。”奥巴马政府此前便投票支持该改革于2010年出台,但随后因为美国国会的阻碍而陷入停滞。该项改革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一旦落实,超过6%的份额将从代表性过高的成员国转移到代表性不足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994%大幅上升至6.390%,跃身为仅次于美国(16.75%)、日本(6.98%)之后的第三大份额国,标志着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全球话语权显著提升;贫穷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比重将被维持,以确保其话语权。
同日,接近IMF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明年9月中国主办G20峰会前后通过改革或是大概率事件。改革的主要阻力始终来自美国国会,IMF也始终对于通过份额改革持支持态度。”其实,在“IMF-世界银行2015春季年会”上,IMF副总裁朱民就表示,IMF再一次对美国不能批准2010年额度改革表示失望。“与此同时,我们也很明确,我们不能再等美国国会了,我们已经开始启动B计划,会议对启动给予了认可。”
中国“探花”地位可期
缘何美国国会得以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根据《IMF协定》,重大事项由70%~85%特别多数票决定,发达国家在IMF中拥有半数以上的投票权,当前美国拥有17.9%的投票权,是唯一拥有“一票否决权”(veto power)的国家。
有专家表示,一些共和党人至今为止都对改革心存抵触。一方面由于财政吃紧,排斥增资,另一方面则出于“政治博弈”。例如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在改革后将在IMF拥有更大话语权,美国配额和投票权将会有所降低。
具体而言,改革将使IMF总份额翻番,从约2384亿SDR(特别提款权)增加到约4768亿SDR(按目前汇率约合7200亿美元),而增资这点也正是美国国会屡屡出手阻拦的主因。此外,中国也将获得第三大份额国的地位,也令美国不积极推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