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阶段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20小时前阅读:20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总结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报告》提出,要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今年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报告》显示,金融总量较快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8.7%和8.4%。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0个和25个基点。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055元,较上年末升值1.2%。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多篇专栏聚焦如何看待金融总量指标、如何理解基础货币和货币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利率和利率比价关系。《报告》专栏指出,与银行贷款相比,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等总量指标更为全面、合理,观察金融总量要更多看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指标;要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随着基数变大,未来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
《报告》还分析了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依然不足,通胀走势分化,劳动力市场降温。部分经济体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显现,主要经济体债务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仍存不确定性。
展望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认为,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对于物价运行,《报告》指出,中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振消费的宏观调控思路也在不断落地推进,对物价合理回升有积极影响。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研究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及助力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政策举措。强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作用,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此外,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宽松货币政策指的是什么意思?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