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40天,叠加美联储“静默”,美元要变天?
发布时间:5小时前阅读:23
一、美国政治极化加剧,两党在关键政策上的博弈空间持续收窄
美国政府自2025年10月1日起陷入停摆,截至11月9日已持续40天,打破了特朗普时期35天的历史纪录。直接诱因是国会未通过2026财年拨款法案,核心争议聚焦于医疗补助政策 —— 民主党主张延长2025年底到期的增强型保费税收抵免(ePTC),共和党则借机施压削减相关福利开支,双方均认为僵局对自身政治利益有利,妥协意愿极低。
此次关门已造成广泛社会经济冲击:67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73万“必要岗位”员工无薪工作,若僵局持续至11月14日,现役军人将首次面临欠薪;食品券(SNAP)项目因资金耗尽中断,4170万低收入民众受影响,儿童教育等福利项目也陷入停滞;航空系统受重创,40个主要机场被迫削减10%航班,安检与空管人员因生计压力大量缺勤,飞行安全风险上升。
尽管僵局持续,但多重压力正倒逼两党妥协。高盛、花旗等机构预测,政府大概率在两周内(11月中下旬)重开,最晚不晚于11月27日感恩节。推动妥协的核心因素包括:军饷支付即将耗尽应急资金、航空系统瘫痪风险加剧、国会休会期临近,以及民众对两党的不满情绪上升。
不过,参议院11月10日至16日的退伍军人节休会将延缓谈判进程,最终协议仍需在ePTC延长等核心议题上找到平衡点。
二、美联储谨慎观望中的利率僵局
外部政治因素的动荡还表现在美联储的政策上。
美联储当前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3.75%-4.0%区间,政策立场呈现“数据依赖型谨慎”特征。10月降息后,鲍威尔及多位官员多次强调通胀回落的不确定性,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等明确表示,通胀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回归2%目标。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在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中首次将“央行独立性”列为风险因素,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施压降息的政治干扰加剧。
政府关门导致关键经济数据“断供”,进一步制约了政策调整空间。9月非农、三季度GDP初值已推迟发布,10月CPI等数据也大概率延期,使得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前缺乏核心决策依据。在此背景下,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出现分化:CME“美联储观察”显示降息概率仍达60%,但美国银行等机构预测鲍威尔任期内(2026年5月前)将暂停降息。
三、政策博弈与经济修复的双重不确定性
美联储政策路径将高度依赖政府重开节奏。若关门在11月中旬前结束,劳工统计局可能补发9-11月就业数据及关键通胀数据,美联储有望在12月继续降息25个基点;若僵局延续至感恩节后,仅能获取9月部分数据,12月暂停降息的概率将大幅上升。长期来看,市场普遍预期2026年下半年新任联储主席上任后,可能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累计降息或达75个基点。
经济层面,政府关门对四季度GDP的拖累将达1个百分点以上,但多数机构认为影响具有暂时性,2026年一季度经济将出现反弹式修复。不过,政策不确定性已成为美国金融系统首要风险,非银机构高杠杆、资产估值偏高等问题叠加地缘政治冲击,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此外,美联储可能提前至2026年一季度重启扩表,但以购买短期国债为主,对长端利率的影响有限。
美国政府关门与美联储政策调整的交织,本质是政治极化与经济治理的碰撞。短期内,感恩节前的政策妥协与数据补发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长期来看,两党博弈对政策稳定性的侵蚀、央行独立性面临的挑战,将持续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节奏与全球金融市场。对于投资者与企业而言,需密切跟踪数据发布与政策信号变化,应对高波动环境下的不确定性风险。
四、对冲美元汇率风险,期货与期权的应用实践
1、外汇期货对冲案例:电子企业的确定性防护
深圳某电子元件出口企业,每月稳定接收200万美元美国订单,账期3个月,毛利率仅8%,汇率波动直接影响盈利。2025年6月签约时,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为6.45,企业预计9月收汇时可兑换1290万元人民币。但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市场预判美元可能贬值,企业选择外汇期货对冲风险。
企业在期货市场卖出20手美元兑人民币期货合约(每手10万美元),开仓价6.445,到期日与收汇日匹配。9月实际收汇时,现货汇率跌至6.35,企业在现货市场兑换仅得1270万元,比预期减少20万元。但期货市场同步下跌至6.355,企业以该价格买入平仓,获得(6.445-6.355)×200万=18万元盈利。通过期货对冲,企业将实际收入锁定在1288万元,仅比预期减少2万元,有效抵御了汇率贬值冲击。
2、外汇期权对冲案例:矿产企业的灵活避险
贵州某矿产出口企业,3个月后将收到150万美元货款,当前即期汇率6.8,企业担忧美元贬值侵蚀利润,但又希望保留汇率有利变动的收益空间,最终选择买入美元看跌期权。
企业与银行签订期权合约:支付1.8万元权利金(合约金额的1.2%),约定行权价6.75,到期可按该价格结汇。3个月后,若现货汇率跌至6.65,企业选择行权,按6.75结汇获得1012.5万元,扣除权利金后实际收入1010.7万元,比直接结汇多盈利15万元;若汇率意外升至6.9,企业可放弃行权,按市场价格结汇获得1035万元,扣除权利金后仍比锁定汇率多赚20.7万元。
两种工具各有侧重:期货适合追求确定性的企业,能稳定成本但需承担机会成本;期权则以少量权利金为代价,实现“风险可控、收益可期”,更适配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企业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市场预判选择工具,在美元外部动荡下做好汇率风险管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美国政府对股市大跌有什么反应?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