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已现货币周期进入顶部区间——中国货币政策系列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5-11-12 09:01阅读:9
11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将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核心观点
■ 基调:监管虽趋缓,增量需等待
经济表述:外部转向“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压力仍存但弱化,内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总量“合理增长”;降低“金融高质量发展”表述强度,未来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 展望:效果待实体传导,变局或在下半场
总量政策。一方面,去掉“金融高质量发展”,对于金融的强监管有所趋缓,在“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的条件下,预计央行主动驱动流动性收紧的概率不高。另一方面,当前金融总量趋向“合理增长”,在“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的指引下,我们预计信贷冲量难以进一步扩张,预计本轮货币周期进入到顶部区间,未来关注向实体传导节奏。
结构政策。发力方向没有变化,依然是“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四大领域,其中“科技创新”中央行通过专栏的形式提及了对于数字经济的政策支持。
外汇市场。对外来看,“外汇韧性”转为“汇率弹性”,在未来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出口回落压力上升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上升。对内来看,央行删去“三个坚决”,降低了外汇市场干预,也增强了对于货币政策实施灵活性的自主性,考虑到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和可能向非银提供流动性的机制安排,关注未来货币政策的再次宽松可能。
展望2026年,货币政策仍处在等待增量的状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前者关注“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对于利率曲线的影响;后者关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性安排”对于流动性供给驱动的改变。在货币周期进入顶部区间后,关注2026年下半年市场压力再次上升对于流动性投放结构变化的驱动,货币政策将更为宽松。
■ 风险
● 专题报告20251112:《中枢已现,货币周期进入顶部区间——中国货币政策系列二十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一下,积极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