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联期权组冠军、靠量化改写交易生涯,他们的交易哲学与进阶教程来了
发布时间:9小时前阅读:6
成长的关键在于“认识自己”——专访期权组冠军上海筑金投资于滨
在今年的实盘交易大赛中,“筑金馨睿壹号”再次摘得期权组冠军。面对这份荣誉,上海筑金投资期权部负责人于滨的第一反应却是“意外”。
“今年的行情对期权卖方策略并不友好,我们的业绩比去年还差一些。”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于滨展现出年轻交易员少有的谦逊与冷静。
转型之路
2014年,于滨踏入期货领域。他坚信“趋势是交易员最好的朋友”,构建了一套以技术分析为核心的波段交易系统。“那套系统很简单,看日线和周线趋势信号开仓,交易胜率仅38%,但盈亏比能达到2.5比1。”于滨说,这种短期爆发力让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交易的“圣杯”。
然而,在后续遇到的震荡行情中,频繁试错导致他的资金曲线回撤近20%。这种“脉冲式”收益结构对机构资金来说是致命伤——短期亮眼的业绩能吸引客户,长期的回撤却留不住客户。
2017年,于滨接到最后通牒:必须解决策略稳定性问题,否则产品清盘。这次危机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发现期权的风险收益特性能对冲期货操作的风险,便花了3个月时间啃期权教材,要把自己训练成“期权研究员”。
转型初期,于滨主攻上证50ETF期权双卖策略,年化收益率约10%。但2018—2020年,“黑天鹅”频现,双卖策略最大回撤近30%。于滨明白,单品种的尾部风险,靠单一策略永远无法规避,他开始探索多策略协同操作。
在经历挫折后,他进行了两项关键调整,一是品种分散,将策略重心转向商品期权;二是把期货的技术分析优势与期权的波动率管理相结合,形成“期货判方向+期权卖权收租”的复合策略。
这套“组合拳”很快见效:交易胜率从38%升至70%,虽盈亏比降至1比1,但资金曲线从“脉冲式”转为“阶梯式”。“这相当于用部分收益换来了稳定性,是机构客户最需要的。”于滨说。
团队协作
于滨格外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从策略开发、机会挖掘、计划制订,到执行、调仓和事中风控,每个环节都依赖团队成员的专业分工与紧密协同。“极端行情出现时,团队能快速启动应急机制,各司其职,避免情绪化决策。”于滨说。
经过多年打磨,于滨和他的团队构建了一套由“逻辑、仓位、资金”三道防线构成的风控体系。
逻辑风控是第一道关,所有交易观点必须具备基本面支撑。仓位风控主打分散化,通过跨板块布局来化解系统性风险。资金风控依靠预警机制,针对不同风格的产品设置相应的产品净值回撤预警,同时设置严格的策略止损线。
自知者明
于滨认为交易员成长的关键在于“认识自己”。“我接受新事物有点慢,但理解力很强,更适合‘长周期、低频率’策略。”他说自己曾通过调整标准杠杆设置,解决了因性格保守导致的仓位不足问题,而非强迫自己改变交易习惯。
回顾交易生涯,于滨感叹道:“交易是场马拉松,保持清醒的头脑比熬夜看盘更重要。”他为众多交易者展示了一条可持续的成功路径: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认识市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上海筑金投资团队用稳健的表现证明:真正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辉煌,而在于持久的生存与成长。
把交易当作事业——专访量化组第八名“日月”
在今年的实盘交易大赛中,参赛昵称为“日月”的选手斩获量化组第八名、2646.3万元净利润的佳绩。
“这是我第三次参赛,之前也拿过名次,具体多少名记不太清了。”“日月”坦言,这次参赛他并没有刻意追求名次。“对我来说,比赛更像是我交易旅程的记录和见证。”
以稳健为核心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点燃“日月”量化交易之路火花的,竟然是知名演员林志颖。
“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读书时就接触了股票交易。那会儿炒股只想着研究行业、公司,几年下来,理论知识一大堆,实战效果却不理想。”回忆起往事,“日月”语气轻松。直到2013年,他偶然看到林志颖在博客上介绍程序化交易,内心深受触动。他认为,一个演员都能做程序化交易,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应该也能行。
这个念头促使他购买了行情数据,开始测试策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一个简单的策略,年化收益率竟然超过300%。”当时恰逢2014—2015年A股大牛市,“日月”的量化之旅在股市起步顺利,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期货市场。
在本届大赛中,“日月”以套利和日内短线交易为主。
和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相比,“日月”更看重资金的平稳增长。“我接受不了太大的回撤。”他说。
与市场上许多单纯靠量价指标的量化策略不同,“日月”的策略加入了基本面因子和一些“奇异因子”。这使他的策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
谈及比赛中的精彩瞬间,“日月”的回答平淡中见真章:“没有‘惊险’或‘传奇’,平稳运作就是最好的状态。”
在挫折中成长
“日月”的交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是他交易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我的策略过于单一,遇到不利行情出现了较大回撤。”这让他从过度自信中清醒过来,开始重视资金管理和分散投资。
如今,他的交易系统更加注重多策略、多周期的组合构建,通过策略间的低相关性来控制整体回撤,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健性。
除了交易,“日月”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热衷研究策略、阅读历史、打网球。“打网球运动量适中,能很好地释放压力。”他说。
纪律比聪明更重要
谈及期货交易对自己的意义,“日月”说:“它对我而言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纪律比聪明更重要’。”
对有意进入期货量化交易领域的新人,“日月”表示,量化交易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编程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要理解市场基本运行机制。“可以从小资金实盘开始,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他特别提醒交易者,要避免过度拟合、策略单一等误区。
展望未来,他认为,结合基本面因子的中低频策略更具有发展潜力。“前两年CTA策略一直表现不佳,很多人觉得未来会有CTA的大行情,我也很期待。”他说。
在量化交易领域,“日月”的交易犹如日月交替般规律而持久。他用严谨的系统代替冲动的情感,用平静的心态面对市场的起起落落。或许,这正是他在复杂多变的期货市场稳健前行的“不二法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期货量化交易冠军是什么系统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