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贵金属集团:以期货工具构建风险防线护航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6小时前阅读:1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董依菲)在贵金属价格频繁剧烈波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市场环境下,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贵金属集团”)作为国内贵金属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对期货工具的深度运用,不仅实现了对自身经营风险的有效管控,更以链主企业的担当,带动全产业链提升价格风险管理能力。
从被动承压到主动构建风险屏障
云南贵金属集团的期货套保之路始于2009年。云南贵金属集团交易团队负责人吴含英回忆,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贵金属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这导致公司存货面临较大的跌价损失。正是这场危机推动云南贵金属集团进入期货市场开启套期保值业务,从被动承受价格波动转向主动管理市场风险。
她表示,近年来,贵金属市场波动较大,产业企业不进行套期保值的话,很难存活。为此,公司实施了全覆盖式套保策略,建立了严格的敞口管理制度。通过期货工具,在采购端锁定贵金属成本,在产品端锁定加工费,确保利润空间不被价格涨跌侵蚀。
“目前公司金银套期保值业务以国内交易平台为主,其中约六成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铂族金属套保业务以场外OCT交易为主。”吴含英表示,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风险频发的背景下,商品价格波动已成为产业链共同面临的系统性挑战。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风险对冲、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金融“减震器”。
她介绍,公司参与套保业务始终以“规避价格风险、锁定利润”为导向,逐步形成“合约套保”和“库存套保”两大模式。同时,通过“单单对应”“按日拆分”的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敞口风险。贵金属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在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套保业务占用的保证金激增。为提升子公司套保能力,母公司为各家子公司提供授信担保或资金支持,用于贵金属套期保值业务。通过集中风控与资金调配,实现集团整体风险敞口的精细化管控。
从单一环节对冲到系统化能力建设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对期货工具理解的加深,云南贵金属集团的套保实践逐渐从单一环节对冲升级为全覆盖式套保策略,同时将套期保值嵌入业务全流程,通过建设数字化系统实现过程管控,期货工具已深度融入公司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四大核心业务环节,成为公司稳定经营的“压舱石”。
第一,公司始终坚持将套期保值嵌入业务全流程的系统化管控模式,生产单位实行“以销定采”的业务模式。公司采用订单驱动型供应链管理,根据下游需求确定采购与生产计划,最大限度降低原材料敞口风险。该模式从源头减少了价格风险暴露,为套保策略提供了清晰的对冲标的。
第二,建设专用套期保值系统。2021年,公司建设了数字化套期保值系统,覆盖交易、结算、风控三大模块,并实现12项关键功能(如事前风控、指令执行、期现匹配、损益核算、风险预警等),与OA、SAP系统深度集成,形成“业务、风控、核算”闭环流程。该系统将套保操作标准化、透明化,避免人为操作风险,大大提升了套保业务的管理精度。
第三,实施全覆盖式套保策略。公司始终坚持应套尽套的原则,积极参与场内与场外交易,形成了全品种、全平台的套保模式,同时还积极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上市企业,公司在套期会计与信息披露方面有三点建议:
第一,财务影响量化披露。公司在定期报告中会披露套保对利润的影响。例如,2022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47.32%,部分归因于套保有效对冲了成本上涨。公司在定期报告中会对套期会计政策的选择及运用做了详细披露,并在“套期”部分对公司如何开展套期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以及开展符合条件套期业务并应用套期会计进行了说明,包括:套期的类型、风险管理策略和目标、目标实现情况、套期会计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关影响等。
第二,互动平台风险提示。公司专职部门会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说明套保逻辑与局限性。例如,套保可以降低价格波动影响,但无法完全消除资金占用成本。
第三,担保事项专项公告。对子公司套保相关授信担保事项进行单独公告,披露担保额度、风险控制措施(如无逾期担保)及被担保方财务状况,体现合规性与风控透明度。
作为链主企业,公司充分发挥在价格风险管理上积累的经验,为客户提供涵盖原料采购、产品加工、资源收回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同时也依托期货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多定价模式,助力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
完善品种布局助力产业链升级
作为我国贵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云南贵金属集团相关业务已经深度嵌入白银期货市场。目前,云南贵金属集团旗下“贵研”牌银锭已获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成为可交割标准品牌。这不仅提升了产品流动性,也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云南贵金属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基于未来产能和打造“绿色白银中国第一品牌”目标,公司积极推进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白银交仓认证,以打通国际交割渠道,强化全球竞争力。提升交割品牌的国际认可度,是增强中国在全球贵金属定价话语权的关键路径。
今年8月,七部门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期货产品体系,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这一政策信号为实体企业进一步运用金融工具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云南贵金属集团对国内期货市场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一是加快铂、钯等品种期货上市进程。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缺乏铂、钯、铑等云南贵金属集团主营的核心品种,公司不得不依赖场外OTC市场开展套保,不仅交易成本高,还面临场外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基差风险。若国内能推出铂、钯期货品种,公司可直接在国内市场开展套保,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国内市场在全球贵金属定价中的话语权。
二是优化保证金制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近年来,贵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公司套保业务的保证金占用增加,企业流动资金承压。建议推出差异化保证金制度,同时完善仓单质押融资工具,帮助企业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盘活库存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完善交割体系,推动绿色循环与期货市场深度融合。公司希望再生贵金属能够纳入交割品体系,简化交割品牌注册流程,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交割标准制定,同时对再生贵金属交割给予手续费减免、仓储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资源循环利用,推动贵金属产业向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从行业发展来看,当前贵金属行业正面临产业升级、供应链重塑、绿色转型等多重变革。在此背景下,期货工具不仅是企业对冲风险的手段,更能助力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转型升级。云南贵金属集团期待,未来期货市场能进一步贴近产业实际需求,推出更多贴合企业经营的工具与服务,助力贵金属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云南贵金属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当前集团正通过新材料制造、资源循环、供给服务三大板块协同,构建贵金属全产业链。期货市场是实现风险对冲、资源优化和国际拓展的核心枢纽。公司诉求本质是呼吁期货市场从标准国际化、工具多样化、交割便利化和产业耦合化四方面升级,若能落地,将推动中国期货市场从“国内交易池”迈向“全球定价中心”,同时助力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在贵金属领域的规模化实践。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贵金属属于期货吗?贵金属期货有哪些?
炒贵金属风险大吗?买卖贵金属怎么操作?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