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固收:海外信用债,亦可博弈长久期高评级策略
发布时间:2025-11-4 21:18阅读:12
国泰海通固收研报指出,美联储虽启动降息,但通胀粘性和财政扩张预期令美债曲线呈现熊平格局。但降息趋势不改,曲线熊平反而提供配置窗口:当前应拉久期至中等水平、坚守高信用,待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利差收窄后再增配久期、下沉信用,动态把握降息周期的阶段性机遇。
过去一周(2025年10月24日至10月31日)全球债市焦点集中于美联储连续第二次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此次降息主要基于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担忧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金融市场基础依然脆弱,尤其是在资产估值偏高和主权债市场财政压力增大的背景下 。整体而言,美联储降息虽短暂提振情绪,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财政赤字压力仍是制约全球固定收益市场风险偏好的关键因素。
美联储降息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熊平态势,短端(1个月和3个月)略微下跌,中长端(5年期、7年期等)普遍上涨,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和财政压力的担忧 。欧洲主权债收益率分化,德国国债全面上行,而英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陡峭化 。信用价差方面,高收益债(HY)和新兴市场企业债利差均显著收窄,显示投资者在降息落地后风险偏好有所改善 。
上周离岸人民币(点心)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境内国债收益率下行,导致10年期境内外利差显著走阔至13.82个基点。点心债一级市场发行活跃,发行总额达151.50亿元,大型金融机构仍是信用债主力。中资美元/港币债发行总额约为46.75亿元,结构仍以高信用评级的国有银行金融债和优质产业债为主导。中资美元债市场中,BBB级短久期信用利差逆势收窄,而A+级利差走阔,显示市场对高绝对收益资产的强烈偏好。
上周全球信贷市场缺乏标志性违约事件,但宏观政策和结构性风险对信用环境影响显著。美联储对未来降息路径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全球信贷融资成本。美国政府停摆造成的经济数据真空引入系统性不确定性。结构性方面,穆迪强调气候风险对主权信用的威胁,并警示私募信贷市场中的透明度风险。企业则因对AI等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导致现金储备下降。
美联储降息驱动全球资金面波动加剧。美国SOFR(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期限结构呈明显倒挂,即短期利率高于中长期利率,但中长端SOFR周涨幅更显著,反映市场对远期资金成本预期的快速重估 。亚太地区流动性局部缓解,香港HIBOR 1个月利率周跌幅高达-4.381 bp,显示港元短期流动性压力减缓。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确立、长端收益率维持高位的背景下,本周海外债策略应适度拉长久期,重点布局中长期美债,把握长端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机会。同时,坚守高信用品质,聚焦投资级信用债,以稳健票息平衡潜在波动,在宽松周期与经济放缓并行的环境中实现稳健增厚收益与风险防御的双重目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