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接地气”的国际金融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4 15:16阅读:4
□本报记者 许予朋
近年来,上海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不断强化。2024年,上海涉外收支总额达到4.9万亿美元,是2019年的3倍,占全国总量超过三分之一;2024年上海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为3.1万亿美元,是2019年的4倍,占全国业务总量42%。这不仅是上海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还是中国金融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标志。
畅通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做对了什么?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哪些政策、创新能够帮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再上新台阶,吸引更多参与者?“上海在要素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及制度型改革开放两方面,远远走在许多市场前面。”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副董事长鲁静在2025外滩年会圆桌讨论中表示。多位业内人士就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建言献策。
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托底
据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刘斌介绍,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在三方面加强高质量政策供给:一是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持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二是出台一系列首创性、引领性的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支持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率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等政策创新。三是积极支持上海加强总部经济建设。目前已有170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资金池,集中管理外债额度达2500多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达800多亿美元。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表示,上海清算所建立了与全世界重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全球网络,扩大了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机构参与度和范围。同时,考虑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上海清算所还推动其风控标准成为上海标准、全球标准,并将自身制度、规则制定与全球基础设施对标。
在鲁静看来,上海在贸易、金融等领域不断开放,政策措施非常“接地气”,也为金融机构探索更多跨境金融服务方案、更好服务企业“出海”带来机遇。
“众所周知,长期限货币掉期对定价能力、流动性组织和风险对冲提出了极高要求。”鲁静介绍,渣打银行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政策所赋予的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为某出海企业量身定制了长久期(十年期)外汇衍生品交易方案,帮助客户利用相对低成本的境内人民币融资来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并有效管理了长期汇率风险。
“此笔交易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中的使用,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为人民币国际化作贡献的市场案例。”鲁静说。
把握新业态发展机遇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跨境结算、汇率避险、融资服务、保险保障、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畅通跨境金融服务。
展望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制度性开放探索依然步履不停。
刘斌表示,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一是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外汇市场发展。二是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交易越真实、主体越合规,资金使用就越便利,以此统筹好防风险与促便利的关系。三是统筹好金融开放与安全的关系,切实防范跨区域、跨市场、跨境、在岸与离岸之间的风险传递和叠加共振。
聚焦《方案》提出的“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马贱阳介绍,上海清算所推出以“玉兰债”(即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的债券)为代表的跨境融资品牌,并极大简化了企业赴境外融资流程。“今年9月,首单民营企业‘玉兰债’顺利落地,该民营企业成功融资10亿元,发行利率亦较为理想。该机制显著提升了境内机构赴境外融资的便利性”。
鲁静认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不仅要服务国内企业,还要服务全球参与者。为此,上海可以借鉴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博采众长,从而更好地吸引来自全球的资金流、提升竞争力。此外,对于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来说,当下的科创浪潮既带来冲击又带来机遇。“面对如此大的变革,我们需要探索为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做好准备。”鲁静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