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金融开放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10-31 08:17阅读:14
□本报记者仇兆燕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日益凸显。在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的进程中,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保障金融开放与市场秩序至关重要。10月28日,金融街论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金融发展的创新、变革和重塑”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法治以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为全球协作、风险防控与包容性增长奠定基石。涉外法治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法律盾牌,还是参与全球治理、塑造国际规则的战略工具。
为双向开放提供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介绍,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贯穿于金融审判工作全过程。人民法院依托妥善审理重大、敏感的金融案件,在涉及互联网金融、复杂资管产品、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风险易发高发的领域,既依法保护合法交易和金融创新,又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切实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强调对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薇认为,金融领域立法的重点之一在于保障金融安全。随着金融全球化持续加深,要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涉外法治问题研究,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持续深化外汇改革的同时,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外汇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副司长黄卉在会上介绍,国家外汇管理局强化执法协同,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十四五”以来,外汇管理部门行政查处外汇违规案件6100件。
同时,涉外法治为市场双向开放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证监会法治司副司长罗娟表示,中国证监会始终把涉外法治作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从顶层设计出发,对法律的域外适用和跨境执法作了原则性安排;中国证监会专门制定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等规章、规范性文件,为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交易以及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等营造了更加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已经与6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执法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为我国执法机构境外执法提供了更多便利。
“法治作为全球金融治理的通用语言,推动‘国家叙事’与‘全球语汇’双向汇聚,引领构建更具韧性、更负责任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介绍,“北京金融法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履行涉外金融审判职能,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审执案件1080件,涉及3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涉外法治体系
“规范跨境资本流动和投融资活动,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在制度构建和运行的过程中,重视平衡好两对关系。”展望“十五五”,罗娟指出,持续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需要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涉外法治体系,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营造良好的涉外法治环境。
在持续深化外汇改革的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外汇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具体包括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筑牢法治根基;加强外汇市场法治建设,推进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强化执法协同,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外汇监管效能。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则从“深化京港合作,提升涉外法治建设水准”的角度出发,分享了金融法律制度的香港经验。在林定国看来,确保所有金融活动严格依法进行、所有违法者无一不受到法律制裁,是维持大众对金融制度信心的关键。香港对金融市场一向采取“多管齐下”的执法机制,以有效涵盖所有风险与违规情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