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航天强国”遇上4000点,最利好的竟然是这个板块!
发布时间:10小时前阅读:32
前两天,沪指时隔10年再次突破4000点,各大股民奔走相告。
日前,四中全会公报首次新增“航天强国”。同时,《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这都在说明航天事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我在场内ETF基金中找了一圈,发现与“航天强国”关联高的有以下5类:卫星ETF、航天ETF、航空ETF、航天航空ETF、军工ETF。
自强政策催化以来(2025/10/24-2025/10/29),航天相关指数表现强劲。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产品涨跌幅:

原本我以为,与“航天强国”名字最贴近的航天ETF会涨得最好......
没想到,卫星ETF(159206)涨势最猛,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7%,远超航天ETF!
所以说,如果你单凭名字去选基金,很可能选到里面欠佳的一个~
本质还是得研究跟踪指数涉及哪些细分领域和重仓股。
为什么航天强国最利好卫星板块?
最新一期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非常清晰地介绍了“航天强国”的范围。
主要包括以下板块:
① 火箭发射系统(长征系列、可重复使用火箭)
② 卫星制造与星座部署(通信、导航、遥感)
③ 载人航天与空间站
④ 深空探测(探月、探火、小行星、行星际任务)
⑤ 空间应用(卫星互联网、遥感信息、空间科学)
⑥ 航天材料、发动机、电子元件等关键基础产业
从航天强国涉及范围就能看出来,“卫星”含量非常高!
可以说,卫星是整个航天体系中最最核心部分之一。
基础点讲,导航、通信、遥感等所有功能,都必须通过卫星来实现。
往大了讲,空间站本身就是一个超大型、可长期驻留、有人照料的特殊卫星,是目前航天技术复杂度的巅峰。
航天产业的商业化价值,也要通过卫星的制造发射和应用来实现。
尤其是产业链下游的应用与服务,是整个航天产业链价值变现关键,无论是卫星互联网、6G通信、导航定位、遥感数据,源头都是卫星。
没有卫星,航天商业化的万亿级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当“航天强国”在重磅会议上首次公告后,市场资金会立即扑向最直接、最核心的的环节,也就是卫星产业链。
回到投资标的上。
前面提到的3只ETF分别跟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
这里要先简单区分2个概念:
航空:大气层内飞行,依靠空气,比如,歼20战机、C919大飞机、无人机、低空经济。
航天:大气层外飞行,进入太空,比如,卫星、火箭、嫦娥探月器、太空站等。
我研究了这3大指数的前10大重仓股,总结出以下特征。
1、 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
聚焦卫星制造与发射;
航天为主,芯片与通信领域为辅助。

2、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
航空主导+航天辅助,主力是些军工股。
中航沈飞、中航西飞、航发动力、中航成飞等都是很明显的军工板块。

3、 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
航空为主,其实更偏向低空经济概念,比如重仓的万丰奥威、洪都航空、中直股份等。

综上小结:
1、 从“航天强国”战略契合度看,无疑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是最直接受益的。
2、 卫星ETF(159206)覆盖的正是航天产业链中商业化程度最高、成长弹性最大的卫星制造与通信板块。所以,在重磅利好刺激下,它的上涨力度最大!
卫星板块投资价值全面分析
关于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卫星星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在文章《潜伏5500亿规模新赛道!2大卫星ETF该怎么选?》中已经非常详细介绍过了,今天给大家划3个重点。
1、发展卫星的重要性
“卫星互联网”对民用和军工都至关重要,更是各国抢抓6G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商业航天快速发展,“低轨卫星星座“已经成为各国太空博弈的新赛道,最有名的SpaceX(Starlink星链),目前已发射超10000颗卫星,在轨8600+颗。
2、发展卫星的紧迫性
国际电信联盟规定:轨道和频段资源遵循先到先得原则。
据测算,近地轨道可容纳卫星颗数在10万颗左右,目前全球各国规划部署近5.7万颗,
轨道资源越来越稀缺!
所以,我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卫星发射成功的新闻。
因为各国都在疯狂抢资源。
3、卫星产业链规模空间巨大
我国有3大主要的卫星星座:GW国网星座、千帆星座、鸿鹄星座。
每个星座都计划发射卫星达1万颗,3大星座合计计划发射卫星超3万颗!
而目前3大星座加起来总共只发射了几百颗。
也就是说,未来还有两万多颗卫星等待发射,这对整个航天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抬升是巨大的。
以上是8月时我给大家重点分析的内容。
现在,2个月过去了,卫星产业链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
根据界面新闻10月17日报道:垣信主导运营的“千帆星座”目前星座在轨低轨卫星约90颗。2025年下半年要冲刺108颗在轨;2026年底要在轨648颗;2027年目标是要在轨1296颗;2030年后冲击要在轨15000颗的目标。
该产业链人士直言“不能再拖,这是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从投资角度来看,根据之前讲的“产业生命周期”,卫星产业链可以说才进入“成长期”。
最后再补充2个卫星产业“商业化”进程。
1、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倒计时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运营商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重点应用于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
据了解,中国联通营业厅已经上线了“联通卫星”功能包,资费10元/月。
别小看目前一个月单人10块钱的生意~
如果以后铺开来,成千上万的人用,一年就是120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现金牛”业务。
业界更为关注的、能够提供高速数据服务的“卫星互联网牌照”也已进入发放倒计时,该牌照的发放被视为中国卫星互联网从“试验组网”迈向“商业运营”的关键一步!
2、卫星出海
上海垣信卫星千帆星座今年已经陆续和巴西,泰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签订服务协议。根据测算,如果千帆星座有600颗卫星在线组网,垣信就能开始获得50亿规模的订单。
“航天强国”的蓝图已经展开,卫星产业正是其中最接近商业化、最具增长潜力的赛道。我看了一下,目前跟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的场内ETF只有一个卫星ETF(159206);场外联接基金也只有一个独苗(A:024194,C:024195)。
作者:范范爱养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13275276973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