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6年重点看好的创新药与医疗器械基金
发布时间:3小时前阅读:167
中信证券2026年创新药与医疗器械基金投资展望:政策驱动下的结构性机遇
一、创新药基金:全球化布局与业绩爆发双轮驱动
1. 政策红利释放,创新药进入3.0时代
2025年国家医保局推出“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为高质量创新药提供定价自由度、高效挂网流程及长期价格稳定周期。政策全链条支持“真创新”,推动行业从“跟跑”转向“引领”。例如,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PD-1单抗获FDA批准,2025年股价涨幅达234.60%,多款创新药受WCLC(世界肺癌大会)关注,目标价被花旗上调至95港元。
2. 港股创新药估值洼地,全球资本回流
港股创新药板块PETTM为25-30倍,显著低于A股约50倍,处于近五年11%历史分位。典型企业如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市盈率合理且现金流稳定。2025年下半年,WCLC、ESMO等国际学术会议将发布重要临床数据,推动板块估值修复。基金经理郑宁指出,港股创新药配置价值突出,其管理的港股医药基金近一年涨幅达24.54%,优先配置港股资产已成为机构共识。
3. 国际化突破,License-out交易刷新纪录
2025年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元年”,大量峰值预期超30-50亿美金的品种涌现。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MEK抑制剂芦沃美替尼片获批双适应症,并与Expedition达成6.45亿美元海外授权交易;翰森制药通过“全球权益License-out”与GSK等国际药企合作,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创新高。基金配置上,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的企业,如百济神州、信立泰等。
二、医疗器械基金:创新、出海与并购整合三重逻辑
1. 业绩估值持续修复,第三季度高增长可期
医疗器械板块连续调整4年后,2025年迎来上涨。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多数公司全年呈现“前低后高”趋势,下半年业绩改善更明显。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受益新产品放量的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将实现环比改善,或因去年同期低基数实现高增长。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方向亦存在主题投资机会。
2. 创新与出海并举,估值重估进行时
长期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例如,微创医疗通过收购Cardiovascular Systems强化血管介入领域布局;启明医疗的TAVR产品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出海逻辑持续验证。基金配置上,可关注集采逐步出清的院内器械(如乐普医疗)、受政策影响小的院外或海外器械(如鱼跃医疗),以及长期龙头(如迈瑞医疗)股价调整后的加仓机会。
3. 政策支持创新,国产替代加速
2025年药品注册检验效率提升,零售药店加强合规管理(如中药饮片保质期强制标注),医保局推动商业健康险目录打通支付通道。眼科耗材国产化趋势显现,民营眼科医院(如爱尔眼科)加速承接诊疗业务,全年业绩具备高增长引擎。基金可侧重布局国产替代空间大的细分领域,如内镜(开立医疗)、化学发光(安图生物)等。
三、中信证券2026年配置建议:三条主线布局
1. 创新驱动与国际化
重点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医疗器械龙头(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2025年下半年,WCLC、ESMO等会议将发布关键数据,或成为板块上行催化剂。
2. 自主可控与院外改革
消费医疗复苏可期,眼科耗材(如欧普康视)、医美(如华熙生物)等板块需求多元,材料迭代加速。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下,连锁药店(如老百姓大药房)和医药流通企业(如上海医药)有望受益。
3. 并购整合与估值修复
CXO板块海外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海外业务订单恢复增长。新分子领域(如多肽、ADC)研发热情高涨,或持续带动细分产业链高景气度。
四、风险提示与操作建议
短期波动:医药板块受政策、临床数据、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较大,建议通过纪律化仓位调整机制平滑波动。
长期逻辑:创新药板块利润空间从600-700亿元向6000-7000亿元扩张,海外市场市占率提升潜力巨大。
配置工具:可关注指数型基金(如银华创新药ETF),或通过港股通布局低估值创新药资产。
点击关注中信证券客服,获取专业投资咨询与实时市场动态

中信证券官网客服入口
温馨提示:打开微信搜索【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中信证券客服#,可以一键获取中信证券官方认证低佣金开户链接,还有专业理财顾问指导您操作,帮助您轻松理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4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24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4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