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司库管理赋能集团战略
发布时间:2025-10-17 08:58阅读:58
□张云亭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财务公司行业深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中信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紧密围绕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和“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以“争创行业一流财务公司”为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主线,坚持以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引擎,以产融协同降杠杆为功能支点,以数字化司库体系建设为创新抓手,在辅助集团加强管控、服务集团战略、赋能成员单位、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中信特色财务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
夯实资金集中,构建中信司库管理新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司库管理这一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对财务公司发挥四大平台作用的重大意义。“十四五”期间,公司持续推进资金集中管理改革,积极配合集团创新性构建新时代司库体系,通过系统化顶层设计、分类施策与全流程管控,实现资金集中跨越式提升,为集团实现高效司库管控奠定坚实基础。
(一)攻坚改革任务,实现跨越提升
作为中信集团“双主体”“双平台”司库组织架构体系核心成员之一,公司高效落实集团深化资金集中管理改革2.0版政策,提前一年完成攻坚任务,获得集团高度认可。依托政策落地,协助集团构建覆盖资金、账户、结算、融资、投资、流动性及市场、外汇风险管理的司库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境内外一体化金融资源调度能力与穿透式风险管理机制。
在夯实2.0成果基础上,公司积极参与3.0、3.0+及进阶版政策制定并高效执行,推动资产负债全面纳入司库管理。深入分析成员单位资金特点,为集团撰写提交子公司财务诊断报告。针对可归集资金波动大、受限资金占比高等问题,推动子公司压降金融性投资,并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
2025年5月起,资金集中度提升至85%;2025年1—9月日均存款规模(含境外平台)较“十三五”末年增长45%,实现存量优化与增量拓展双突破。
(二)分类精准施策,优化集中管理
账户管理方面,协助集团实现子公司账户全生命周期线上化管理,持续推进冗余账户清理,提升账户可视化水平。结算管理方面,联合合作银行创新泛结算产品,提升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定制化升级业务系统功能,支持7×24小时全天候结算服务。票据管理方面,成功上线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拓展直转贴现、财票保贴等供应链业务,依托多银行票据接口推进信息集中,强化票据全流程线上管理能力。“十四五”期间,境内外账户集中度、资金可视度、结算集中度等关键指标显著提升,为司库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科技赋能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公司整合财银直连、多银行系统及SWIFT渠道,构建“全域可视、全程可控”的资金监测网络。与集团联合研发“资金监测眼”系统,实现对特定交易对手风险、外汇及衍生品敞口的动态监测与预警,全面提升资金安全水平。上线流动性管理系统,优化电子银行头寸报送与联动支付机制,不断强化资金计划与资产负债管理。取得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资质,实现外汇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并借助结售汇等增值服务,协助子公司有效管理外汇风险。
深耕产融协同,释放集团降杠杆新效能
公司坚决贯彻集团深化改革部署,充分发挥内部融资主渠道职能,依托“贴身服务、快速响应”独特优势,在降杠杆、促转型、助重组等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独到战略平台价值。
(一)超额完成目标,有效降低杠杆率
面对2021年集团可归集资金规模下降的挑战,公司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压降非并表单位贷款,并置换并表单位外部高息贷款244亿元,超额完成100亿元目标。2024年完成18.6亿元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年末贷款规模增长至515亿元,服务覆盖57家单位,成为集团实业板块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十四五”期间,助力集团整体杠杆率持续优化,最高降幅达1.7倍,有力支持集团和子公司信用评级并提升资本市场形象,为其海内外再融资增添有利条件。
(二)聚焦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支撑
公司形成全品种、多币种、境内外联动的综合融资服务能力,紧密围绕集团重大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在天津钢管协议重整、新国安产能升级、南钢并购等关键项目中,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有竞争力的差异化融资支持,切实履行“金融护航实业”的责任担当。
(三)践行金融使命,主动减费让利
公司实现集团内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全覆盖,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落地。通过主动下调中信环境等板块贷款利率,调降票据、保函、结售汇、资金池等业务费率,并实施存款差异化定价、免收结算费询证费等措施,切实向成员单位让利。2021年至2024年间,通过分红及减费让利,年均为集团及子公司降本约12亿元。
突出中信特色,深化财银协同数智赋能
公司充分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与实业生态优势,积极对接中信银行专业能力,围绕金融“强核”与实业“星链”工程,持续打造具有中信特色的司库管理体系。
(一)创新财银协同,提升合作质效
在司库体系化建设中,公司联合中信银行全力支持集团开展产融协同降杠杆攻坚战。转变传统竞争思维,共同确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财银协同新模式,高质量落地《中信特色资金集中管理服务方案》。
方案系统规划了账户、资金、结算集中管理,综合融资服务,资金收益提升,系统功能强化,数智化应用及行业标杆创建等八大重点任务,有效实现集团、成员单位、财务公司及中信银行四方共赢目标。
(二)强化科技驱动,加速数智化转型
公司紧跟集团“十四五”数字化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转型路径。通过系统开展数据盘点与治理、搭建数据平台、强化项目准入及需求管理,夯实数字化基础。积极承接中信银行科技能力,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升级,并为集团资金系统管理上云提供关键支持。
全面启用国产化数据中心,同步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借力中信银行大模型、自动清分、客商管理、风铃预警等工具,显著提升支付自动化与风险监测水平,驱动司库管理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公司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与发展动能。
(一)促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
公司团支部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党支部被评为“四强”党支部,并连续多年在集团直属机关党建考核中位居前列。公司“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创新案例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选》,多篇调研报告获奖入库。公司董事长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公司与时俱进优化“三重一大”决策清单与议事规则,将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体系。
(二)强化人才与文化协同赋能
公司持续优化中层干部“七种能力”建设,构建“双通道”职位体系,实施“导师制”“轮岗历练”等机制,着力培养懂金融、通产业、晓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提炼并全员践行中信价值理念行为标准,弘扬“由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深化“合规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
(三)推进监督与风控一体建设
公司创新构建“大监督”机制,整合审计、纪检、风控力量,实现闭环管理。自觉接受中央及集团党委巡视,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统一授信管理架构及差异化评级模型,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公司始终保持不良贷款率为零,并稳步提升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动态防控能力。
总结过往经验,展望一流财司新征程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与净资产在投资控股型行业财务公司中排名第二与第一位,持续保持行业优势地位。“十四五”期间,累计为股东创造可观回报,向国家缴纳税款13亿元,连续4年获得中信集团经营绩效与综合考核双A评级,2023年获评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年度最佳服务财务公司”。监管评级稳步提升并连续4年保持行业最高级别,金融统计工作多年获评人民银行A类。
展望未来,公司将坚定不移锚定“行业一流”发展目标,持续深化资金集中管理改革,强化产融协同功能,推动司库体系从“管理工具”向“价值引擎”战略升级,为集团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提升世界500强排名,贡献更为坚实的金融力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