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灵活 信托参与PPP前景可期
发布时间:2015-12-15 23:21阅读:500
PPP缘何呼声高、落地少?
从市场情况看,信托公司参与PPP的热情很高,但真正落地的很少。
在今年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的周期中,市场流动性充裕,再加上经济下行,信用风险上升,资本市场波动较大,银行、信托、保险等资金对政府类相对安全资产趋之若鹜。对于PPP项目而言,既有有政府信用担保,风险又较低,为何金融机构介入PPP低于预期呢?
对此,北京一位信托公司业务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PPP项目资金规模大、期限长、资金成本低、风险较低的特点,客观上需要时间长、低成本的资金。从资金角度看,信托做PPP项目不如银行、券商具有优势,信托主要通过发行产品来募集资金投入于项目建设,投资者对产品收益率有较高的要求,信托参与PPP的成本期望也较高。
中建投信托研究创新部研究员王俊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信托公司做PPP项目存在期限、资金收益不匹配的问题,发行10-20年长期限、低成本的信托计划与投资者对3-5年期限、高收益的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很多信托公司无法大规模参与PPP项目。
一位基金子公司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PPP项目资金成本太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介入。
“目前从地方财政局公布PPP计划看,信托公司介入难度非常大。”王俊表示,尤其是标准化的PPP信托介入非常难,未来信托公司通过非标准PPP项目,或者与地方PPP基金合作,将募集资金作为劣后资金进入,解决期限匹配的问题,但是纯粹的股权投资和参与主动管理有难度。
“PPP落地少原因真不在信托公司,可能最大一个原因是政府对PPP的态度。我们去谈一个项目,谈了半年,和政府的人将清楚到底什么是PPP,各方诉求怎么满足,层层上批,周期非常长。如果真要做成一单PPP,至少要半年以上,而常规业务的周期是两三个月。”多次与地方政府打交道,为了PPP 项目落地奔走的刘阳这样表示。
此外,法律环境也成为PPP落地中国本土的绊脚石。上海国际信托总经理助理张文桥则表示,PPP项目周期特别长,金额特别大,收益不确定性的问题是世界上所有PPP项目遇到的普遍问题,国际上一般都是通过法律合同风险分担的机制来进行解决。但是中国PPP法律环境不完善,而且政府理念正在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者向购买者转变,政府换届可能会影响社会资本跟原来政府签订的一系列协议的执行。因此,PPP项目潜在的风险较大,对金融机构来说投资门槛高。
制度灵活 信托参与PPP前景可期
尽管信托公司对PPP项目保持望而却步的态度,但也在寻找着突破的机遇。上述信托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已经有主管高层专门主导推动PPP项目落地。尽管目前不是主动出击寻找PPP业务,但有相应的项目适合PPP就将往这个方向发展。
“信托公司做PPP的优势在于,制度比较灵活,产品设计和融资架构设计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加灵活,可以做分级结构化的设计,既可以做夹层和劣后,又可以做股+债权融资。”王俊表示。
“通过类结构化安排,在PPP项目中,信托公司能给政府省很多钱。”刘阳也表示,信托公司参与到PPP过程中,只投入资本金部分,然后引入社会其他的贷款类似于结构化融资。
作为对PPP项目的长期推动者,刘阳对PPP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最好的、最天然的做PPP的就是信托。”首先,PPP需要投资,信托作为金融机构可以投资。银行本身只能放贷款。再说,信托本身具有的独立性、风险隔离等制度优势,比券商、基金子公司具有绝对优势。一言以蔽之,PPP本身如果选金融机构合作的话就是信托是最好的。
王俊表示,将来信托公司如果可以在资本市场发行次级债和金融债来实现负债,通过发行融资产品可尝试参与PPP项目标准化的投资,从而获得合理的利差,否者信托公司无法大规模介入PPP项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