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跨越四大风险
发布时间:2015-12-15 22:53阅读:521
“由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国情发展阶段和中国有很大区别,因此‘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风险,对此应有清醒的估计和评判,才能使“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顺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郭宪纲表示。
12月11日,“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峰会在北京举行,郭宪纲出席并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跨越的四大风险的演讲。
郭宪纲总结的四大风险是:
第一,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经过的一些区域,尤其是中东、南亚等宗教极端势力非常猖獗的地区。更为严峻的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消除。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展开,中国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极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和极端组织索取赎金和达到政治目的的绑架目标。
第二,法律风险。我国的大陆法系与部分国家的普通法系有很大区别,随着“一带一路”规模越来越大,业务纠纷会不可避免地增多,需要仲裁的案件会上升,而不同法律体系之间解决争议的难度会增大。此外,环保法律也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此外,劳工权益维护也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中国企业不熟悉当地的劳工法律,在执行当地劳工法方面会出现一些考虑不周全的现象,也容易引起劳务纠纷。
第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局风险。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在处在转型期,政治上不稳定,政党轮替后缺乏政策延续性,这些国家开展的业务也会受到腐败问题的干扰。
第四,金融风险。部分国家“一带一路”主权信用等级较低,有些是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经济运行不畅,财政赤字巨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长期负债,偿还债务的能力较低,也容易发生金融危机。
在如何应对风险方面,郭宪纲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要加强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安全状况、政局走向、法律金融状况的深入研究,进行风险评估。
第二,要增强在沿线国家施工和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和公司的安全保卫措施,公司一旦走出去,就要增加内部的安全保卫人员,最好是雇佣当地的安保人员,因为他们更熟悉当地的环境。
第三,加强对赴沿线国家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习俗,避免与当地民众发生矛盾。
第四,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建设的实践中,规避安全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吸取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推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