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调!最新信号
发布时间:12小时前阅读:13
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总体来看,三季度例会表述和上季度例会整体变化不大,国内经济层面强调稳中有进,并认可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不再提及‘风险隐患较多’表述。”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
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在业内专家看来,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专家表示,无论是反映宽货币的M2,还是反映宽信用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9%之间。2024年末,社融/GDP、M2/GDP、贷款/GDP的比值为303%、232%、190%,较2017年末分别提升60个、33个、48个百分点,金融总量是比较宽松的。
回顾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较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存款准备金率下降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存款利率也有不同程度下调,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10个基点。8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1%,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0个和25个百分点,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行。
在9月2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也曾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立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前期政策持续发力下,业内专家认为,下一阶段如何落实好存量政策是重点。明明表示,本次会议将“实施好”适度宽松政策表述为“落实落细”,同时将此前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表述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体现了对政策落地生效进度的关注。此外,会议新提“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更多体现了对现有存量政策执行落实情况的关注。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将继续发力
本次会议还指出,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这也是近年来货币政策“优结构”的重点方向。专家表示,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需要优化结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全覆盖,7月末,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1.5%,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同证监会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也有力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下一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被寄予厚望。“上半年结构性工具成为发力重点,实现‘量扩价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谈到,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十大政策中,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关的涉及六项,成为下阶段重点发力方向。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创设并加力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着力推动调整解决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更好发挥其牵引和带动作用,提升综合成效。
“未来,结构引导重点还在于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同时也要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