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菜油价格的形成机制:不能不谈的消费替代问题
发布时间:2025-9-23 14:43阅读:32
编辑:房俊
期货公司正式员工,期货业协会官网上可查询
在分析菜油、菜粕的消费之前,投资者需要首先分析油脂和蛋白的消费。油脂和蛋白消费的长期增速是人口结构和增速、经济发展的阶段、居民消费习惯等宏观因素决定的,长期趋势从形成、发展到扭转一般是一个较长的周期。油脂和蛋白的短期消费增速的波动受到宏观经济状况、油脂和蛋白的供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宏观层面的因素通过影响居民收入、流动性来影响产业,油脂和蛋白的供应状况在很大程度上バ菗|龁李定了油脂和蛋白的价格中枢和方向,高价抑制需求而低价会吸引需求,因此供应状况对消费也有一个反馈的作用。
菜油和菜粕的消费增速是在油脂和蛋白的消费增速这个大范畴之下,考虑菜油和其他油脂的消费替代、菜粕和其他蛋白之间的消费替代。影响消费替代的主要因素是价差,但是我国西南地区有消费浓香菜油的习性,菜粕在低端水产料中必须添加一定比例,这会导致需要异常高的价差才能抑制这一部分相对刚性的需求。
随着国产菜籽产业的变迁,菜油、菜粕的需求高度依赖进口来满足,奠定了我国豆菜粕价差大部分时间在低位运行、菜豆油价差大部分时间在高位运行。豆粕蛋白含量平均按 43%计算,菜粕蛋白含量平均按 36% 计算,则菜粕的蛋白含量为豆粕的84%,不考虑饲料中菜粕和豆畏掾庳伦的吸收比例差异,则菜粕/豆粕的比价低于84%,菜粕才具有鼴取伤圠咨价氌縠珰菉従稭涟准催势。
相关替代品的价格分析
我国菜籽、菜油、菜粕的进口依赖度高,我国的菜籽及产品进口几乎 95% 以上来自加拿大,同时加拿大是全球最为重要的菜籽产区以及全球最大的菜籽出口国、全球最大菜油和菜粕出口国,因此加拿大菜籽的供需分析在菜系分析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菜籽是加拿大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期来看,其产量还有上升的空间,而全球其他主要产区,除了乌克兰之外,菜籽产量都进入了相对稳定阶段,产量没有长期增长的趋势。这一现状造成了全球菜籽产量对天气较为敏感。全球菜籽的需求方面,国产菜籽产量萎缩、储备菜油去库存导致中国的需求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欧盟和美国的需求平稳。因此当全球菜籽出现减产的年份,通过成本传导,会造成我国菜籽和产品的价格上涨的弹性加大
替代品的供需分析
菜籽和产品的供需分析不能脱离其他油脂油料品种而单独进行,统计发现,菜粕和豆粕的价格高度相关,菜油和豆油、棕榈油的价格高度相关。
豆粕的供需分析:豆粕具有很强的成本支撑属性,因此豆粕的供需分析首先需要对国际大豆供需进行分析,国际大豆的价格是整个油脂油料体系的定价中心。国际大豆的供需格局中,最大的产区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主要的需求国和地区是中国、欧盟、东南亚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因此国际大豆的供需主要是围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供需展开。中国的豆粕需求决定了中国需要进口的大豆量,实际进口大豆的到港、压榨和库存反映了实际的豆粕需求情况,进而又影响企业的采购进口大豆的节奏。
豆油的供需分析:我国豆油的供需结构中,商业进口豆油的比例很少,豆油的供应基本取决于进口大豆的压榨量,而进口大豆的压榨节奏主要取决于豆粕的需求而不是豆油的需求。豆油需求的分析思路和菜油的需求分析思路一致,区别在于没有习惯消费豆油的地区,豆油的消费对价差更加敏感。
棕榈油的供需分析:我国棕榈油的供应全部来自进口,因此棕油的供需分析离不开棕榈油产地的供需分析,全球棕油的产量 80%以上集中在印尼和马来。马来棕油的供需数据相对透明,官方机构马来棕榈油协会(MPOB)每月公布当月的供需数据,是市场交易的基准,印尼棕榈油的供需数据难以获得,投资者可以依据印尼和马来的棕榈油出口价差来把握印尼的供需状况。影响我国棕油进口量的因素包括产地棕榈油的供需情况以及我国棕榈油的需求情况。棕油的需求分析思路和菜油的分析思路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棕油的消费有很强的季节性规律,夏季气温升高,是棕油消费的旺季,冬季气温低,是棕榈油消费的淡季。当棕榈油产地的供应大于需求,库存增加则往往价格下跌,国内棕油进口利润好转,利于进口增加,反之亦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09:59
-
国庆中秋节前理财这样操作,躺赚“双重9天利息”~
2025-09-28 09:59
-
挖到宝了!50+免费炒股工具,新手秒变投资大神
2025-09-28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