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杀跌!恒生科技咋办?
发布时间:2025-9-18 17:54阅读:412
今天恒生科技大涨,甚至突破了,随后跳水,很多老铁开始躁动,有的问买有的问卖,让人头大。
这也是我们工作常态!经常有朋友问,这个行业这个基金是买是卖?那个行业那个基金是买是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我试着用“1个核心理念,3大应对策略”,帮大家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1个核心理念
开头先盘下美联储降息的事。
其实美联储降息的事情,早已被市场预期,降息概率也90%多。不过实际降多少基点,仍然待定。
恰好昨晚2点半醒了,就瞄了下:降息25个基点。行情表现方面,先是降息动作低于预期跳水,后来说年内会继续降息又反弹。看起来热闹,实际收盘仅小幅涨跌。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9月18日
面对美联储降息,估计很多人关注降息对后市行情的影响,甚至盘点过去多轮降息后各资产表现。
但我认为,这对当下的借鉴意义可能不大。
因为最核心的美股,处于历史最巅峰点位,降息构成利好,但重点买又不合适。A村港村自发慢牛,也早已提前降息,行情行至中程,甚至科技主题局部牛市……
明显左右为难,参考意义不大。
这个时候,我们特别要注意化繁为简,让自己和投资周期的核心一致: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说人话就是:当某类资产极度火热、价格昂贵时,要像看作粪土一样把它们卖掉;反之人人唾弃、价格非常低廉的,要当作珠宝一样重点买入。
其实不管什么资产,周期向来如此。
3大应对策略
但我们不是神,不可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也要做好资产配置、优化风险波动回撤。
因此根据这个核心理念,又延伸出了3大策略。这也是我长期写投资分析、构建资产配置的方式。
第一,如果价格高昂、极端火热,尽量规避或减轻仓位占比。
比如对当前极度火热的某些科技股、净值飙涨的科技基金,要注意规避风险回撤或减轻一些仓位。
第二,如果中性估值,没有很贵,也是主流资产,保持常态配置、逢低定投。
比如核心宽基沪深300指数基金、红利基金、全市场型老将所管基金,普遍常态配置、逢低定投。
手头持有的基金并不热门,也没快速飙涨,也适用第二类。
第三,如果估值低廉,甚至骂声不断,确认行业主题不倒闭、前景较好,不仅要买还要加大仓位。
我之前经常跟大家挖掘“超跌、低估、洼地”型基金,就是第三种。
比如去年7月中旬,跟大家汇总的超跌洼地基金名单,写了恒生医疗、港股创新药、证券、软件、影视、动漫游戏等基金,后来也一一得到验证。
不过当下低廉的机会不多,消费和食品饮料基金偏第二种,房地产、旅游、农业、养殖偏第三种。
有了以上1个核心、3大应对策略,看待每篇投资分析、做出每个投资动作,都一目了然!
恒生科技要卖吗?
那么问题来了,恒生科技处于什么状态?恒科突破后该怎么看?
同样以上述核心理念和应对策略为准:
恒生科技指数近期明显上涨,并且突破了之前的高点压制,创近几年新高。
也没有快速飙涨,而是像翻山头一样,连创新高、连续翻山头,换手充分,行情的持续性会更高。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9月18日
其实我一直有跟大家重点分析恒生科技,就在前段时间依旧无惧调整、无惧萎靡,依旧重点写它。
投资依据大体有3点:
第一,恒生科技所属的互联网平台、硬科技公司,是港股市场的核心资产,属于不可或缺的存在。
第二,恒生科技估值不贵,仍处于合理区间。
第三,近几年连创新高,趋势很好。时间跨度也很长,换手充分,不会像极端暴涨暴跌那样短暂。
总之可能错失时间,但不会错失空间。
目前第一点和第三点依旧,并没有变化。重点看下估值,最新市净率3.59倍,稍高些,市盈率由于业绩抬升,仅只22.56倍,依旧在合理区间。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9月17日
总的来看,恒生科技确实有涨,但行情和估值并没有达到离谱的状态,也有厚实的业绩支撑,仍归第二大应对策略:常态持有。如果仓位过重、心态不适,可以减一些,但大头尽量持有为主。
之前也曾筛选找到4只低费率绩优恒生科技基金,感兴趣的后台(非评论区)发送“恒生”加小助理获得。不过注意逢低小额定投,跌多了再加码,别直接大举追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