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扛住“出海”风浪浙江稳链稳外贸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5-9-17 10:03阅读:56
在浙江这块创新的沃土上,企业的研发团队紧盯技术攻关,智能化生产线不停运转,“政企金”携手破解供应链难题……连日来,《金融时报》记者走进杭州等地,透过企业生产一线,探访浙企因势而谋、以“变”应变,积极书写实干稳进、协同补链、创新破局的新答卷。
浙江一直都是进出口大省,据杭州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7月,浙江外贸进出口3.19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2.42万亿元,增长8.4%。
如今,海外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成本波动、关税壁垒高筑……都是浙江“出海”企业面对的难题,但经营者们坦言,他们有转危为机、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决心与实力,每闯一关就多一分在全球市场领跑的底气。
供应链上的“变数”
在杭州萧山区万向创新聚能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万向一二三”)新建的试制线车间里,车间技术人员正将刚制备完成的极片放进收纳筐中。这家拥有超级纳米磷酸铁锂全球专利、能够为F1赛车生产电芯的企业,正积极在境内增加本地化采购,规避贸易风险,确保产业链安全、供应链稳定。此前,该公司牵头的“动力及储能锂电芯企业共同体”还被列入浙江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名单。
对于产品出口到海外的一家民营企业来说,关税就是供应链上的“变数”,既可能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潜在风险,也可能影响其海外布局、资金安全。
在外贸依存度达44.8%的台州,作为临海市第一大出口产业,户外休闲用品的整体产值规模达300亿元,产品出口占比在90%以上,远销欧美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汇率波动,当地企业常因结汇的时点差异产生汇兑损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隐性成本。
而海外客户经营的不确定性,更让一些出口企业面临账难收的困境。
在宁波,听说合作了25年的洛杉矶客户突然破产,宁波朝禾服饰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禾服饰”)首席运营官陈恩琴大吃一惊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震惊,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不知道能不能拿回货款和赔偿。”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海外客户的经营风险以及关税和汇率的波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从一线运营反馈来看,现阶段关税变化带来的影响颇为棘手。“影响包括部分成本增加与市场准入压力、供应链重构挑战和订单波动风险。”一位中小企业负责海外业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可以有效对冲这些风险,使包括关税在内的变化对企业整体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从“被动承压”到“主动破局”
这份“可控”的底气,源于企业主动求变、在挑战中寻求突破的积极实践。
在企业的经营者看来,企业破解“出海”供应链难题、夯实发展根基,离不开“主动”二字,特别是应对关税变化与海外市场风险,更需沉下心优化供应链网络,通过研发和创新建立技术壁垒,采取灵活和多元化的定价策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我们通过前瞻性的全球化战略视野和产能部署,调整供应链流向、灵活利用海外生产基地,有效缓冲关税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万向一二三有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不仅要主动布局,还要多点发力。上述万向一二三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关税变化,努力提升供应链韧性,一是进行全球供应链与产能布局优化,缩短供应链距离,降低物流成本和潜在风险;二是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拓展多元化市场,在稳固原有市场的同时,重点开发新市场和差异化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做好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淡化成本竞争。
以拓展多元化市场破局,让新兴市场积厚成势,数据是最好的印证。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浙江对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6.1%、12.5%、12.7%、12.3%,占全省出口比重提升1.0个、0.4个、0.4个、0.3个百分点。
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发现,虽然成本增加、需求调整、供应链重构等内外挑战交织,“走出去”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但企业想方设法主动破局、应变突围,秉持多元布局与精准施策,在一次次应对挑战后,积累了全球化发展的硬实力与市场主动权。
正如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尽管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但多元稳定的市场、创新优质的产品、应变求新的外贸主体,让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为企业提供专业避险方案
在调研采访中,记者不仅看到了外贸出口企业应对关税变化的主动布局,还有金融机构积极靠前服务的务实行动。其中,对企业发展最直接的助力来自企业内部的财务公司。
从万向财务公司的相关举措来看,当成员企业因关税变化面临成本增加时,财务公司会从多个维度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万向财务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不仅与银行合作为企业制定外汇风险管理及套期保值方案,还跟踪关税豁免政策助力企业调整供应链布局以符合原产地规则。”
除财务公司外,出口信用保险也为企业提供了必要支撑,在客户发生破产、拖延货款时,可以及时给予企业支持和帮助。
前不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就为遇到困难的出口企业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在90天窗口期,各家外贸企业都在积极抢订单、促发展,我们也在第一时间上门帮助企业报案、索赔,全力以赴助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一位客户经理表示。
朝禾服饰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在收到赔付信息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在网上银行查询,很快便收到了赔付款,公司得以运转。”朝禾服饰财务总监沈宝珍感慨地说,“赔付款近200万美元,可以帮助我们顺利拿下新订单去采购原材料,同时跟上下游供应链继续保持稳定的合作。”
朝禾服饰的经历,只是出口信用保险护航外贸企业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支持宁波出口金额超330亿美元,同比增长8.7%;累计服务支持企业近9500家,其中,服务小微企业超7300家;累计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约18亿元,通过“易跨保2.0”累计支持跨境电商出口超8.1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跨境金融服务在“浙”里
跨境金融服务的落地见效,也需要惠企、利企配套服务的推陈出新。
8月21日,涵盖了政策介绍、业务咨询、产品服务等核心板块的“之江易汇”微信小程序上线,可以“一站式”解决企业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这一便捷的服务载体,正是浙江优化跨境金融配套、助力外贸发展的生动实践。
“浙江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与系统性改革并举,有力带动4个片区所在地市高质量发展。”据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胡真舫9月5日在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省挑大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宁波片区深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推出13项外汇政策改革,优质企业跨境资金结算效率提升50%以上,并将其中效果好的政策推广至全省实施,助力全省已备案审慎合规银行45家,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超200万笔。
为帮助台州当地一家户外休闲用品小型出口企业应对汇率波动、减轻财务负担,中国银行临海支行2025年上半年为该企业叙做远期结汇54笔,共计127万美元。
与这家企业面临相似问题的还有台州一家以国内贸易为主、刚刚初涉外贸的中小企业。
“我们从今年开始尝试将摩托车配件出口至中东国家,预计年出口额达800万美元。”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企业有笔20万美元的货款将在1个月内到账,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我们也担心发生汇兑损失。”交通银行台州分行则通过量身定制的买入外汇看跌期权汇率避险方案,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正如浙江某金融机构业务一线客户经理所说:“服务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我们多跑一步、服务细一分,企业‘出海’就少一分顾虑。”
这些看得见的便利背后,是浙江跨境金融服务的持续精进,也是支撑起无数外贸企业的坚韧力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有没有最近收益比较稳一点基金?哪个基金比较稳?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