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性农商行”到“沪深300标的”,沪农商行2025中报解读
发布时间:2025-9-16 10:07阅读:10
如今,2025年银行业“中考”成绩单陆续披露,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信贷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农商银行(证券代码:601825.SH)的半年报,以“规模稳增+质量向好+股东回报厚实”的三重韧性,交出了农商行赛道“穿越周期”的答卷。
公告显示,业绩方面,上海农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44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13亿元,核心盈利指标保持稳健。更值得关注的是分红策略的“延续性”——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达33.14%,以“真金白银”兑现“与股东共享成长”的承诺。
从规模维度看,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为15,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14%;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742亿元。负债总额为14,1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1%;其中,吸收存款本金为11,090亿元。存贷两端同步增长,折射出“区域深耕+客户粘性”的基本盘韧性。
资产质量是银行穿越周期的“生命线”。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为 74.98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0.97%;拨备覆盖率为 336.55%;贷款拨备率为 3.26%。风险抵御能力既保持“厚实安全垫”,又通过动态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彰显精细化风控功底。
难得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海农商银行还入选沪深300指数与上证180指数两大资本市场核心指数的样本股,实现目前符合条件的可纳入主流指数的全覆盖。从一系列成绩中不难看出,在银行业普遍承压的2025上半场,上海农商银行可谓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其经营质量也获得了资本市场广泛认可。据悉,中报发布后,十余家知名证券机构对其给予“买入”“增持”“推荐”等积极评级。
有申万宏源分析师称,沪农商行全年业绩有望保持平稳,随着中期分红方案落地,高股息优势进一步凸显,并且上半年被纳入沪深 300 指数与上证 180 指数,对险资、指数等资金吸引力提升。华创证券则认为,沪农商行客群基础扎实,业务发展稳健,科创、养老金融仍是特色优势业务,在上海发展“五个新城”与“五个中心”建设背景下,未来业务增量市场空间仍较大。
如今,在银行业同质化红海竞争中,沪农商行正在完成从“区域性农商行”到“农商行价值标杆”的跃迁。而这份跃迁的可持续性,根植于“上海经济中心辐射力”与“自身战略定力”的正反馈循环。
息差焦虑中突围:上海农商银行“非息+高股息”的长期主义答卷
在银行业“规模焦虑”与“息差焦虑”交织的2025年,上海农商银行选择以战略定力对抗行业波动。今年上半年,上海农商银行持续聚焦三大核心战略,深耕五大金融服务体系。在“做小做散”的经营策略下,继续深化“抓执行、强管理、炼内功”,主动对标市场标杆与同业尖兵,把“专业化能力”锻造成穿越周期的矛,“精细化管理”筑成抵御风险的盾,最终沉淀出支撑业绩的切实成果。
拆解半年报数据,上海农商银行在“营收增速改善”与“净息差收窄”的张力中,上演了一场“非息收入对冲+息差主动管理”的平衡术。回望上海农商银行的上半年,具体来看,非息收入降幅收窄支撑营收增速改善。中报显示,报告期内,上海农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6.25 亿元,占营收比例为 71.6%;净利息收益率 1.39%,较上年度下降 11BPs,净息差延续收窄趋势。
有专业人士称,上海农商银行今年以来负债成本改善力度加大,而今年5月实施的非对称降息政策或将进一步优化负债成本,其下半年净息差有望企稳。拆分来看,资产端,上海农商银行上半年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 3.04%、3.32%。
而在负债端,上海农商银行上半年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 1.69%、1.57%。由于沪农商行持续加强存款期限结构主动管理,推动存款成本压降。此外应付债券、同业负债成本较上年分别下降21bps和下降33bps,对负债成本改善形成一定贡献。
实际上,除了利息净收入,代理保险业务和代销理财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则对占营收比重为8.9%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形成支撑。而在其他非息收入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收益得到大幅增长,上海农商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部分实现收入 20.5 亿元,同比增长 44.6%,占营收比例提升至15.3%。这种利息+非息的“双轮驱动”收入结构优化,正成为其穿越周期的重要底气。
真金白银显担当,共享红利筑生态。作为高股息标的,上海农商银行2025年中期分红率同比提升,拟每10股派发2.41元(含税)共计派发 23.24 亿元(含税)。高达33.14%的中期分红比例也是该行“优化运营强根基”与“承担社会责任释效能”的双向奔赴。
分红不是终点,而是上海农商银行灵活运用金融资源反哺实体、服务居民美好生活的起点——从科创企业“早小硬”的孵化资金,到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的适老化改造,高股息的分红逻辑,正与“金融活水润泽千行百业”的社会责任深度共振,让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共享红利”中实现共生共荣。
瞄准“促消费+深耕本地”双主线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攻坚收官年,亦是“十五五”蓝图的谋篇起笔时。在此“承前启后”的关键时间窗口,激活内需被锚定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引擎。国家层面以“促消费组合拳”精准破局:政策工具箱覆盖消费全链条,从大宗消费“以旧换新”到消费场景“破壁创新”,从流通基建“补短强基”到消费金融“精准滴灌”……
多维政策既“稳存量”,更“拓增量”,最终在宏观数据中显化效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2024年全年增速加快1.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升至52%,“压舱石”作用持续夯实,彰显国内大循环的旺盛活力与政策引导的显著乘数效应。
而作为扎根上海的本土金融主力军,以及农商行赛道中兼具高股息属性与沪深300指数覆盖的稀缺标的,上海农商银行精准锚定“促消费政策落地+个人信贷业务深耕”双主线,以风险管理加固根基、以定价能力突破同质化竞争,在个人贷款赛道走出一条“政策响应与商业可持续”的平衡之路。
房产按揭贷款方面,上海农商银行聚焦居民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并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全流程作业效率与客户体验,业务快速发展。报告期内,该行住房按揭贷款投放 122.73 亿元,同比提升 78%。而在非房产按揭贷款方面,该行积极制定并落地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方案,进一步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神经中枢”,上海以全球城市能级+长三角引擎地位,持续催生“科创基因”的裂变式生长。这片土地上,数万家科技企业覆盖从“孵化器幼苗”到“产业森林巨擘”的全生命周期,研发投入强度远超全国均值,技术交易额国内领先。
经济活力与企业成长的“双螺旋”,催生出对“全周期、定制化、敢担当”金融服务的海量需求。当“科技自立自强”遇见“金融供给侧改革”,如何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科创沃土,成为上海进阶“全球科创中心”的必答题。
值此机遇,上海农商银行锚定“科创中心+改革试验区”双政策高地,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宗旨,将科技金融“四梁八柱”发展理念转化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周期服务工具箱。从与高校共建早期科创“捐赠+”模式填补孵化空白,到落地银行间市场全国首批、上海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抢占直接融资高地,这家扎根上海的农商行,正试图用“更懂产业、更敢创新”的金融服务,在科创金融的蓝海中开辟差异化航道。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 1,200 亿元。科技型企业客户数 4,624 家,较上年末增长 346家,增幅 8.09%。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 969.1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0.18 亿元,增幅 6.62%。
在深耕“科创蓝海”的同时,上海农商银行也着力布局养老金融赛道。上海作为“银发经济高地”,养老金融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从金融保障到健康管理,从文化娱乐到适老化改造,亟需“金融+非金融”的一体化服务。
上海农商银行坚持深入践行人民金融,加快布局银发服务,打造养老金融服务品牌,积极履行金融助老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通过“金融+非金融”“网点+社区”“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打造“安享心生活”养老服务品牌,覆盖老年人金融保障、健康关爱和文化教育等多元化需求。报告期末,该行服务全市400 余万老年客户,已建成 60 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结尾
谈及后续发展,上海农商银行表示,将持续锚定战略方向,在业务布局与客群经营中深化发展路径。一方面坚持“结算立行”理念,另一方面坚持客户中心导向,深耕零售经营体系,聚焦财富、私行、养老及长尾客群分层经营,整合金融与法税、康养等非金融资源,完善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布局与专业队伍建设。同时全力打造科创客户全周期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生态圈,以差异化服务提升科技金融能级,以多元业务布局筑牢长期发展根基。
当银行业在息差收窄、同质竞争的浪潮中陷入“内卷红海”,上海农商银行则选择以“战略定力+特色深耕”开辟出“农商行价值标杆”的新航道。
展望“十五五”,这家以“做小做散”为基因的农商行,正以“结算立行”深耕对公基本盘、“客户中心”激活零售新动能、“做早做小”卡位科技金融风口,在乡村振兴的网格里、在银发经济的蓝海中、在科创企业的孵化器中,持续书写“小而美且强”的长期主义答卷,有望让“沪农商模式”成为农商行穿越周期、价值升维的行业新范本。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