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还是等?婚庆旺季将至,金饰价格“狂飙”
发布时间:5小时前阅读:10
美东时间9月12日,国际金价收盘微涨,现货黄金报3643.13美元/盎司,涨0.25%;COMEX黄金期货报3680.7美元/盎司,涨0.19%。随着国际金价的不断上扬,国内消费端的黄金饰品价格也水涨船高,部分品牌已突破1070元/克。
黄金在婚嫁中承载着独特寓意。传统的婚庆旺季即将到来,随着金价的节节攀升,许多正在筹备婚礼的新人颇感压力。是现在入手,还是继续等待时机?
金饰价格“狂飙”
近期,深圳罗湖的“中国宝都”水贝迎来了大量客流。在水贝市场,一名主营婚庆首饰的店主表示,一般7月以后进入销售旺季,下半年结婚的人更多,国庆和临近过年都是热门日期。
另一名婚庆首饰店铺的店员也表示,8月以来客流明显增多,有的顾客一买就是三件起步。不过,多家店铺柜员表示,金价突破800元/克后,生意稍显清淡。
浙江省杭州市一家周大福门店的工作人员近日表示,因为国际金价和成本上涨,门店当天克价是1078元,“一口价”黄金饰品价格随时可能上调。“这次提价具体时间还没定,但这次价格上调的幅度较大,如果想购买大件饰品要抓紧。”
“涨价可能在10月,涨幅预计在10%至15%,现在还不好说。”另一家周大福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上一次“一口价”涨价是今年3月,部分产品涨幅达10%至20%。
“准备给要结婚的朋友送黄金,没想到涨价了,周末赶快过来看一下。”部分顾客选择赶在涨价前消费。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一口价”产品工费太高,而且不能等价换款,金价再高也不会购买。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一口价”黄金饰品主要贵在工艺和款式上,往往高于市场黄金价格,以投资心态来购买并不可取。
某品牌的门店工作人员表示,虽然金价上涨,但是近期购买黄金的消费者依然不少。“9月是传统的黄金消费旺季,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黄金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不少消费者选择在此时购买黄金饰品或投资金条,为婚礼筹备、节日送礼或资产配置做准备。”贵金属分析师陈伟泽表示,这种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黄金价值的认可,将黄金视为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
黄金年内大涨近40%
今年以来,现货黄金从年初的2657美元/盎司一路上涨,突破3600美元大关,累计上涨约100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高达近40%,走出了一波极为强劲的行情。尤其在最近半个月,在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推动下,国际金价持续飙升,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全球央行也掀起“购金热”。9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7月末的7396万盎司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在全球央行购金调查中,95%的受访机构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这一比例创2019年调查以来新高。作为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再度成为全球市场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潮玩企业正加快在黄金珠宝领域推出新品。9月12日,泡泡玛特旗下独立珠宝品牌popop的足金系列正式发售。这是该品牌旗下首个足金系列产品。该产品为IP Baby Molly打造,包括黄金串珠、吊坠、金条和摆件等,价格在980元至56800元之间。其中价格最贵的是重约为41克的黄金摆件,售价超5万元。【此前报道:泡泡玛特开卖黄金,采取“老铺黄金式”一口价】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当前正值婚庆黄金饰品销售旺季,尽管金价上涨推动国内品牌金饰价格向上突破,但是婚庆‘三金’作为刚需品类,消费者购买意愿强烈。在消费趋势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设计工艺,也很关注性价比,追求‘视觉溢价’与成本平衡。金饰企业需从产品和市场两端创新,精准抓住产业升级趋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黄金回收交易活跃
与以往“追涨杀跌”的市场情形不同,本轮金价高涨,投资者趁势变现手中的黄金,催生了黄金回收市场的火热。
对此,北京国华首饰总经理、黄金投资分析师王祎表示:“近两年金价已实现翻倍,持有者收益显著。随着金价进入历史高位并震荡盘整,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是正常市场行为。”
业内人士表示,金价高企抑制了大克重黄金饰品的消费需求,整体营收出现下滑。尽管黄金回购和“以旧换新”业务量有所增加,但是仍难以缓解销量下降带来的压力。在此背景下,珠宝品牌纷纷调整策略,通过开展回收业务增强客户黏性,并将回收的旧金重新加工利用,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回收市场的持续升温,吸引了线上平台、打金店等多类主体涌入回收市场,但相关风险不容忽视。若消费者想要“卖金变现”,王祎建议:“要选择正规渠道,如银行、品牌金店等;了解当天的国际金价,不被过高的报价诱惑;在回收过程中要尽量在场,确保黄金不被调包或故意损坏;保管好购买票据等证明材料。”
对于当下“持有”还是“卖出”,多位黄金行业专家认为,消费者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对市场的预判。如果消费者急需现金流,或者对黄金未来走势不乐观,可以选择在高位卖出“落袋为安”。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来源丨中新经纬、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