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期货价格运用及套保案例
发布时间:3小时前阅读:30
编辑:房俊
期货公司正式员工,期货业协会官网上可查询
(一)油脂企业套保需求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包括宏观、汇率政策、信用、市场等风险。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的宏观环境日益复杂,流动性、人民币汇率的预判难度不断加大,不利于油脂企业稳定经营。同时,受整体经营形势的动态变化,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在加剧。而市场风险是任何企业在任何周期都无法规避的经营风险,随着油脂产业成熟度不断提高,在市场充分竞争压力下进口利润、压榨利润、跨地域贸易利润等正常的行业利润被压缩至较低空间,因此成熟的套期保值体系已经成为产业的标配。
(二)基差贸易
期货市场对现货经营的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企业经营方式上,还体现在现货市场价格的制定环节。棕榈油期货上市后,基于大商所棕榈油期货价格的“基差贸易”模式逐步取代了现货市场传统的“一口价交易模式,不仅让市场有了价格风向标,而且还让产业企业在利用好棕榈油期货工具的情况下,保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平稳进行,有效规避价格突发性波动风险。目前,境内约 70%的棕油现货贸易都是采用基于大商所期货价格的“基差贸易“模式。
案例一: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
某油脂加工企业采购棕榈油进行加工,在2019 年第三季度,考虑到国内棕榈油买船较少,进口成本逐步抬高,倒挂严重,为控制后续现货采购成本,因此计划利用期货管理价格风险,采用基于期货合约的买入套保。
案例评价: 综合损益为盈利 80万元。
该企业通过期货买入套保,规避了棕榈油后期价格上涨的风险期货端盈利覆盖了现货端成本的上升,期现结合实现盈利。
案例二:短期库存保值
某油脂企业在2021年6月份收到采购的1万吨棕油现货,担心后期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导致库存贬值,因此计划利用期货进行库存保值,采用基于期货合约的卖出套保。
案例评价:综合损益为盈利 10 万元。
该企业通过期货卖出保值,规避了棕榈油库存贬值的风险,期货端盈利覆盖现货价格的下跌,实现期现结合盈利。
案例三:基差销售卖出套保
2023年8月底,企业与国外签订采购合同1船棕油,约12000 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71851,计算进口成本约7741元/吨,后续部分货物同步采用基差贸易模式销售。为防止棕榈油价格潜在下行风险,锁定贸易利润,企业决定同时进行卖出套保。企业同步在盘面以约 7732 元/吨的价格卖开 P2401合约 799 手,套保 7990 吨套保比例约 66.6%,剩余头寸现货直接锁价一口价销售。9月11日企业与国内客户签订基差销售合同,以P2401期货合约价格加上20元/吨的基差销售7990吨棕榈油,下游客户拥有点价权。9月底开始随着下游客户不断点价,盘面同步平仓,10月15日销售完毕,客户点价均价 7072元/吨,企业现货销售价为7092元/吨(7072元/吨加上 20 元/吨基差),盘面平仓均价为7072元/吨。
案例评价:综合损益为盈利 9 万元,
该企业通过期货卖出保值,实为买入基差,在向下游基差点价出售的同步平仓,最终锁定贸易利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