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至8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增长22.85%
发布时间:6小时前阅读:9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以单边计算,8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8.39亿手(838,812,989手),成交额为65.08万亿元(650,793.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8%和21.38%。1-8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59.74亿手(5,973,946,003手),累计成交额为476.12万亿元(4,761,195.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4%和22.85%。
其中,按照成交额统计,排名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白银、原油,郑商所的纯碱、玻璃、菜籽油,大商所的焦煤、棕榈油、豆粕,广期所的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货;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热轧卷板、燃料油,郑商所的纯碱、玻璃、PTA,大商所的焦煤、豆粕、聚氯乙烯,广期所的碳酸锂期货、多晶硅期货、工业硅期货。
格林大华期货副总经理王骏表示,进一步分析数据表明,贵金属在“避险+宽松”双逻辑驱动下强势上行。工业品板块呈现“有色贵金属分化、黑色强弱分明”的特征。有色金属中铜铝表现强势,新能源与AI产业扩张支撑消费韧性;黑色金属中焦煤焦炭成为领涨品种;铁矿石则表现弱势。能源化工板块分化加剧。新能源金属受反内卷政策影响见底反弹,锂价持续磨底。由此可见,政策成为定价核心变量。国务院节能降碳方案重塑产业格局,钢铁4500万吨产能红线、有色金属新增产能限制强化供应约束;“反超产”政策直接推动焦煤价格上涨,多晶硅、工业硅、碳酸锂价格底部反弹,燃料油关税调整影响能化板块不同品种走势。同时库存周期主导波动节奏,国际传导呈现非对称特征,贵金属与油脂受全球因素主导,黄金同步跟踪国际地缘冲突与美联储政策,油脂价格受东南亚与北美供应变化驱动;而黑色金属更多反映国内政策调控效果,新能源金属则受资源国政策(如刚果禁令)与国内产业政策双重影响,形成见底回升行情。
金融期货方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金融期货期权成交量为3,064.78万手,占全国市场的3.65%;成交额为25.76万亿元,占全国市场的39.58%。成交金额排名前三的品种分别是中证1000股指期货、30年期国债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
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共上市期货期权品种152个。(经济日报记者祝惠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