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印刷纸国内市场概况
发布时间:2025-9-9 15:15阅读:13
编辑:房俊
期货公司正式员工,期货业协会官网上可查询
(一)生产情况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自2009年开始,我国未涂布印刷书写纸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2024年我国未涂布印刷书写纸产量为1845万吨,占印刷书写纸产量的70.4%,占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的13.5%,是除箱板纸和瓦楞原纸外的第三大纸种。未涂布印刷书写纸中适用于胶版印刷的纸张占总产量的70%左右,而用于图书、期刊、杂志、教材、办公等60-90g/m2双胶纸约占胶版印刷纸张总产量的70%。
2024年,我国双胶纸产量为948万吨,约占未涂布印刷书写纸产量的51.4%,占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的6.9%。近年来,我国文化用纸产能持续投放,龙头企业加速扩张。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19-2024年期间,双胶纸产能从1174万吨增长至1652万吨,年均增速达到6.8%。然而,伴随着国内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双胶纸产量却未能实现同步增长,产能利用率出现下滑(见图7)。
从月度产量来看,近三年(2022—2024年)国内双胶纸月度产量均值为78.1万吨(见图8)。双胶纸产量存在一定季度性,每年2月前后因春节假期影响产量出现下滑,每年3—4月和9—11月为春秋两季教材教辅用纸招标和供货旺季(2021年招标和供货时间后延)。随着近年来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稳中有增,主题教育、生活类、科幻类等类型的图书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每个月双胶纸产量较为稳定,月度产量整体相差较小。
我国双胶纸的主产地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南经济发达、靠近港口的省(自治区),山东、广东、江苏、广西和河南五省(自治区)双胶纸产能占全国的70%以上。广西自治区依托丰沃森林资源,且接近广东等主要消费地,近年来大力扶持发展造纸业,未来或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双胶纸产地之一。
(二)消费情况
近年来我国双胶纸表观消费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见图9),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产量略高于消费量。我国双胶纸主消费地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广东、浙江、山东、河北和北京的出版印刷用纸量位居全国前五位,占全国的48.7%。河北靠近我国文化中心北京,大量印刷复印企业位于廊坊等地,双胶纸消费量常年位于国内省份前五位(见表1)。
图书方面,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7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地方出版社367家。2021年我国出版图书118.6亿册(张),同比增长14.4%,总印张1065.9亿张。
从图书种类来看,2021年书籍印刷量为75.2亿册(张),占图书总印数的63.5%。其中,全国出版社科人文类书籍71.7亿册(张),科学技术类书籍3.2亿册(张),综合类书籍0.3亿册(张),分别占总印数的60.6%、2.7%和0.3%。2021年课本印刷量为43.2亿册(张),占总印数的36.5%,其中,全国出版中学课本18.8亿册(张),小学课本19.5亿册(张),分别占总印数的15.9%和16.5%(见图10)。
期刊消费方面,2021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185种,总印数20.09亿册,总印张118.97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17.33亿元。2021年,全国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10.4亿册,占期刊总印数的52.0%;文化教育类期刊4.8亿册,占期刊总印数的24.1%;文学艺术类期刊1.0亿册,占期刊总印数的5.0%;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2.5亿册,占期刊总印数的12.3%;综合类期刊1.3亿册,占期刊总印数的6.6%。各类期刊总印数降幅均有所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与文化教育类期刊降幅最小,且二者所占比重继续提高;文学艺术类期刊印数继续大幅下滑,所占比重继续减少;综合类期刊印数及其所占比重均达到正增长。
(三)进出口情况
进口方面,受境外需求量锐减,境外货源纷纷流入国内影响,2020年双胶纸进口量达到92万吨,同比增长162.9%。2021年国内双胶纸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境外纸厂基于成本和利润的考虑加大了对我国的出口力度,双胶纸进口量达到106.9万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22-2024年,国内双胶纸价格回落、境外需求复苏,进口量随之减少。
出口方面,近年来我们造纸企业加速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建设,国内双胶纸生产成本较周边国家存在一定优势,双胶纸出口量整体企稳增长(见图11)。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