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宝能系:神秘老板姚振华 低调凶悍的上市公司围猎者
发布时间:2015-12-14 09:57阅读:663
近期,宝能系取代华润,成万科新的大股东;曾先后举牌或参股过近十家上市公司;老板姚振华低调、神秘
12月6日晚,万科A(19.26, -0.64, -3.22%)关于大股东变动的公告,让市场再次感受到宝能系“剽悍”的作风。
万科A称,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股20.008%,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此,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共耗资300亿元。
万科A只是最新的猎物。在此之前,前海人寿的大股东宝能集团,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捕猎”多家上市公司。举牌时,宝能系往往手法凶猛,一掷千金。
目前,宝能系已构筑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在其中,前海人寿作为保险业一匹“黑马”,已成为宝能系的核心融资平台。
宝能系声誉日隆之际,背后的操盘手姚振华,依旧保持着低调与神秘。
斥资300亿元拿下万科
“谁的万科”,是12月初资本市场上最大的“谜团”。
12月6日,万科发布公告称,深圳钜盛华及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有万科股权比例达到20.008%,超过华润成为万科新的“大股东”。此前,华润坐拥万科大股东的“宝座”,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而深圳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均属于宝能集团旗下的公司。
“野蛮人来敲门是很正常的。如果能成为大股东,获得绝对控制权,这是最简单的;如果不能获得控制权,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来捣乱。”一年多以前,万科总裁郁亮说。
在争夺华润第一大股东的“战争”中,宝能系呈现出“财大气粗”的一面。
今年7月到8月间,前海人寿连续三次举牌万科,耗资逾200亿元。而此轮11月底至12月初的增持,钜盛华耗资约10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为拿下万科的大股东之位,宝能系共斥资超过300亿元。
“拿下万科”背后的宝能系,其掌门人为姚振华。目前,姚振华构筑起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宝能系”。
其中,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能集团”),为宝能系的核心。工商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只有姚振华一个股东。
宝能集团官网显示,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17.71, -0.22, -1.23%)多家子公司。
“神秘老板”姚振华
长久以来,姚振华一直保持低调,以至于外界对其出身和发家史,知之甚少。由此,他也被冠以“神秘富豪”之名。
公开信息显示,姚振华,1988年到1992年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目前,他担任着宝能集团董事长、前海人寿董事长、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股权变更信息显示,宝能集团前身为深圳市新保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保康”),新保康的前身则是设立于1997年的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
目前,除了宝能官网列举的子公司外,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宝能系的资产还包括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业物流”)、创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创邦集团”)、深圳市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建业”)等产业。
以深业物流为例,早前曾具有国资背景。这也反映了宝能系的一个特点,即宝能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打过交道”。
公开报道显示,深业物流成立于1983年,当时由国资背景的深业集团与宝能集团合资运作,公司目前所在的笋岗物流园区也由深业集团提供。
后来,深业集团逐步撤出了深业物流。当前,深业物流股东为创邦集团与钜盛华,属宝能系全资所有。深业物流的法定代表人,为姚振华的弟弟姚建辉。
姚建辉出现在宝能集团的工商信息中,始于2000年。其时,姚建辉任宝能集团的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此后,姚振华与姚建辉不断对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
就工商信息来看,姚建辉主要负责宝能系旗下物业投资项目。深业物流、创邦集团、丰泰格瑞、兆都投资等公司的法人代表,均为姚建辉。有报道称,目前姚振华专心负责前海人寿,姚建辉全盘接管宝能系地产业务。
前海人寿保费规模爆发式增长
由姚振华掌舵的前海人寿,是目前宝能系资本运作中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
工商资料显示,前海人寿由宝能系旗下钜盛华牵头,联合深圳市深粤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等共同筹建。
最初,钜盛华仅持有前海人寿20%股份,前海人寿无控股股东。今年9月,前海人寿三度举牌万科之后,钜盛华受让了另外三个股东的部分股份,对前海人寿的持股比例提升到了51%,实现绝对控股。
资料显示,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2月,成立伊始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后三年之内,就经历了4次增资:2013年9月、2013年12月、2014年7月,前海人寿先后获得保监会四次批复增资,目前注册资本已达45亿元。
一位保险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保险资本金对一家保险公司意义重大,增加注册资本后,保费增长的余地就更大了。
随着注册资本的扩大,前海人寿的保费也确实处于飞速增长之中。保监会数据显示,前海人寿成立第一年,即2012年,实现保费规模为2.7亿元;而到2013年就飙升至143亿元,2014年达到348亿元。2015年上半年,前海人寿实现保费规模332.69亿元,已接近2014年全年。
同时,前海人寿的网点,也走出广东省,先后在上海、江苏、四川等地筹建分公司。
版图扩张,前海人寿随之“高薪挖人”,甚至打出“3倍同行工资”的口号。一位前海人寿员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确实待遇不错,同时也很看重业绩,压力较大。
12月10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前海人寿品牌部人员要求采访。对方表示,需先询问领导。至今,其未回复新京报记者的采访申请。
宝能系“围猎史”
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大手笔”,使出生仅3年的前海人寿,迅速“声名鹊起”。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夺得万科大股东之前,宝能系早已“捕猎”过多家上市公司,总投入超过500亿。
2014年以来,利用钜盛华、前海人寿两大核心平台,宝能系通过举牌或参与定增入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华侨城、中炬高新(16.09, 0.00, 0.00%)、韶能股份(12.37, -0.18, -1.43%)、明星电力(11.64, 0.03, 0.26%)、南宁百货(10.15, -0.07, -0.68%)、合肥百货(10.13, -0.15, -1.46%)、南玻A(10.67, -0.30, -2.73%)等。
除了万科,宝能系举牌耗资最多的是南玻A。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12月开始,前海人寿、钜盛华等通过二级市场及定增,到今年12月初,累计买入南玻A股5.29亿股,B股355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5.05%,成为大股东。
保守估计,前海人寿、钜盛华买入南玻A,累计动用资金已达50亿元以上。
同样,前海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连续三次举牌韶能股份,共买入1.62亿股,前后耗资约达14亿元。
此外,从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寿还累计买入中炬高新1.6亿股,持股比例20.11%,动用资金达到23亿元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人寿还分别持有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微博]、合肥百货三家公司1625万股、5244万股、5451万股。据买入价格区间大致计算,前海人寿增持上述公司,合计动用资金约10亿元。
前海人寿在A股的凶悍,秉承了宝能系一贯的作风。在前海人寿成立以前,宝能系就曾经在A股掀起过波浪。
例如,在2011与2012两年之内,宝能系曾三次举牌深振业A(10.80, -0.06, -0.55%)。深振业A大股东深圳国资委[微博]为保护控股权,斥巨资“反击”,双方就股权展开激烈争斗。
最终,宝能系在深振业A获得3个董事会席位。当前,宝能系已经清空了深振业股票。
地产项目遍及23个城市
包括万科在内,曾被宝能系“围猎”过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与房地产业务有关。
另一方面,宝能系下属的前海人寿,自成立以来,共公布了十五宗与宝能系之间的关联交易,资金几乎全部投向房地产领域,涉资近50亿元。曾有保险业人士称,前海人寿可能已成为控股股东的融资平台。
一位投资界人士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宝能本身的核心业务就是房地产,他们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就更加熟悉,“投资地产股,肯定能对其现有的产业进行互补,方便一些项目的开展,还能取得投资收益。”
上海证券报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此前宝能集团曾很难拿下深圳某项目,后来便举牌了另外一家对拿下该项目具有优势的房地产企业,最后曲线达成目的。
新京报记者统计获悉,宝能系旗下的地产业务广泛涉足住宅、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已进驻23个核心城市,在建各类地产项目44个,这些资产都被集中在“宝能控股”旗下。目前,关于宝能控股土地储备的规模并未公开。
宝能控股还承建了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包括深圳宝能中心、佛山宝能金融大厦、合肥宝能金融中心、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其中,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设计高度达565米,建成后将成为东北第一高楼。
一位地产业内人士对宝能的地产开发能力发表意见称,“业内评价一般”。
“比如,宝能在合肥滨湖的项目是综合体,住宅后期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其规划的那种城市地标建筑、超高层写字楼,有可能面临技术、资金和销售问题。”该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
2015年初,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了《201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在年度销售面积排名中,宝能集团以74.4万平米排名第81,而在销售金额排名中,宝能集团未能进入前100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