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视点】“反内卷”的风在化工市场掠过
发布时间:2025-9-1 08:55阅读:23
国内石化行业“老旧装置”重新定义,“通过大修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限制石油为原料的乙烯扩张”等一系列与石化行业政策制定相关的消息先后在市场传出。与黑色和金属行业的表现不同,石化行业并未在“反内卷”的风吹动下扶摇直上,只是在7月中下旬“老旧装置”重新定义的消息影响下出现阶段性走强,后随市场回落并陷入窄幅震荡格局。“反内卷”的风未能在石化行业掀起大波澜,主要与行业产能结构复杂和需求疲软等因素有关,政策意愿强,但实现路径不清楚,目前对行业的影响有限。
01
部分老旧产能已经“脱胎换骨”
从石油化工行业的产能分布看,1996年之前投产的装置占比较高的为乙烯及下游PE、纯苯,占比在17%左右,同期丙烯产能占比15%左右;乙二醇、聚丙烯、苯乙烯、PX和PTA等主流石化产品同期产能占比均在10%以内。烯烃相关产品除了石油制工艺之外,还有合成气法,丙烯相关产品还有PDH路线,但由于合成气法和PDH工艺出现的较晚,因此行业20年以上老旧装置集中在石油路线。
由于政策门槛,国内石化行业最早以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为主,民营介入的时间在2000年以后,因此行业20年以上的装置集中在国有企业,多为炼油配套装置。在近20年里,民营炼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的部分老旧产能逐渐退出,但也会凭借技术优势对部分老旧装置进行技改升级,因此目前运行的“老旧”石化装置已经不是最初投产的状态。另外,对于主营炼厂来说,石化为副产品,主要为了消耗炼厂副产的石脑油,因此产能的退出也难以简单的通过“一刀切”的形式来实现。政策倾向于炼能“先关后开”,新指标的获得需要通过旧产能的退出进行置换,但炼能置换往往配合降油增化的方向,传统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将带来化工品的产能持续增长。
02
“通过大修解决过剩”本质依旧是产业升级
国内石化行业的上下游炼化一体化程度加深,尤其是民营化工型炼厂配套的石化产能较大,且往往从原油延伸至下游塑料、化纤等产品,同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企业的利润核算也从单个产品转向了综合效益;降油增化的背景下,主营炼厂也在积极增加下游化工品配置,且技术进步导致化工品单套规模明显扩大,能耗明显降低,是化工行业产能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炼厂终端产品布局复杂化,炼厂效益考量更加综合性与长期效益,短期市场化调节在单个产品上可能失灵,比如石油制乙二醇在近几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PTA的效益也处于低位区间,但各企业的产业链配置有差异,统一的减产协议很难达成。因此对石化行业过剩的考量及产能利用率的“政策”手段调节也不会是简单的阶段性强制降低盈利差的石化品种负荷。
“大修解决石化过剩问题”实现的路径可能在于针对缺乏经济效益的品种,重点对中小规模、能效低下、环保不达标的设备进行停车改造,更换低效设备,优化工艺路线,整合公用工程和能量系统,减少总排放和降低能耗,最终实现石化行业产能优化和技术升级,但需要与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协同推进,本质上是对石化行业“老旧装置”进行停车升级改造。化工设施的大规模检修工程复杂,涉及多单元的停机,是一个系统工程,产能调整需要再大修窗口期内完成复杂的技术改造,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会比较大,涉及技术、资金、政策等方方面面的挑战,目前政策意愿强,但具体实现路径不清,可能是一个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
03
控制新增与项目核准缓解供应增长压力
近年来国家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的以原油为原料的炼化一体化或者化工生产项目的审批趋严,国内PX产能已经开始实行严格的国家层面的规划核准制度,行业的产能增速已经明显放缓。未来降油增化的石化项目配套主要在大量乙烯裂解项目的规划上,在目前“反内卷”的背景下,乙烯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可能会被纳入国家核准目录,经中央部门严格审核后方可建设投放。从卓创资讯统计到的未来乙烯项目来看,2030年前有超4000万吨的乙烯项目规划,尽管企业在新材料方面的布局有增长,但巨大的乙烯、丙烯等新增产能依旧会转化为传统的化工品,PE、PP、PVC等石化品种将继续面临产能增长的压力。如果行业强化项目审批制度,降低新产能的投放速度,可能适度缓解石化行业未来的持续投产压力。但考虑到国内成品油需求达峰,“降油增化”转型还将继续,石化行业的投产降速需与炼能的“减量置换”和淘汰机制相配合。
放眼全球来看,欧洲可能清退部分包括乙烯裂解在内的老旧石化产能,韩国也有可能关闭部分小型独立炼厂的石脑油裂解装置,整体看海外的石脑油裂解产能规模趋于缩减,轻烃裂解装置因成本优势及产能整体较新,将继续在烯烃行业占据一席之地。海外烯烃供需格局的改善,将有助于缓解我国进口压力。
04
总结及展望
整体来看,2019年以来在民营炼化集中投产及主营炼厂降油增化的背景下,国内石化产能高速增长,但需求面临国内增速偏低及外贸对抗加剧的困难,整体传统石化产品呈现过剩局面,行业盈利能力不佳。
今年以来,PX、乙二醇等品种的产能增速开始明显放缓,未来PTA的产能也将维持低速增长,下游短纤和长丝的产能增速也在放缓,聚酯行业产能快速增长的局面或已经趋于尾声。行业的老旧产能占比较低,受到政策的影响预期有限,重点关注规模小的老旧炼能下游配套装置的升级与退出方案,为长期影响因素。
未来,能源市场转型背景下,降油增化趋势将延续,高附加值新材料的研发和规模增长将加速,传统石化行业的供应增长压力将集中在烯烃下游相关产品。目前政策面对石化行业的调控预期集中在该领域,包括对落后的炼能及配套石化装置的限期强制退出、停车改造升级及对新项目的严格审批控制产能增速。对行业的影响将表现为降低供应增速,缓解未来集中投产的压力。
国投期货
首席分析师庞春艳期货投资咨询证号:Z0011355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