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材贸易与物流行业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25-8-29 15:19阅读:51
编辑:房俊
期货公司正式员工,可在期货业协会官网上查询
2003 年以前,我国钢材市场需求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国内钢材市场价格震荡幅度较大。钢材贸易企业盈利模式较多,利用钢厂代理的资源和价格优势为中小贸易商代订资源,利用市场运作博取差价,利用资金和品牌优势开发终端用户,等等,均可在钢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从 2003 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钢材物流金融业务逐步兴起。“厂商银”融资模式大幅降低了钢材贸易企业的资金门槛,钢贸企业争做钢厂代理或钢厂协议户;联保和互保等担保融资方式,迅速扩大了钢贸企业数量并放大资金。国内钢材市场中间需求迅速膨胀。
2008 年前后,各地方政府普遍将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国内房地产市场爆发性增长,钢贸企业纷纷“转型”,将利用钢材贸易获得的融资投向房地产项目。国内钢材市场融资性需求大幅增长。钢材融资性需求,客观上放大了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造成钢厂生产脱离市场真实需求、出厂价格与市场长期“倒挂”、国内钢材市场库存高位运行。
2009 年以后,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量大幅增长,各商业银行普遍看好钢材物流金融业务,不规范运作增加。2012 年 4 月 26 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谨防钢贸企业套骗取银行贷款投向高风险行业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对钢贸企业贷款审批、贷款流向监管,国内钢材市场融资性需求受到遏制。
随后钢材市场进入萎缩期,围绕着产能过剩这个长期的话题,作为蓄水池的钢铁贸易中间环节作用越来越小,而银根紧缩以及重复质押等资金问题的爆发,让贸易企业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企业数量也急剧减少,更多的生产企业不得不选择了直供模式来分销资源。
再有就是 2012 年之后,钢铁电商的出现让格局再次转变,“互联网+”的新型营销模式,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完善与成熟,目前已有部分钢贸企业利用第三方钢铁电商平台采购或者销售,而与互联网接轨也是未来钢铁贸易环节的重大趋势之一。
钢铁行业的产销和流通格局决定了钢铁物流业的发展态势。中国钢铁产业布局不尽合理,行业集中度较低,分销作为主要的销售模式等行业格局,促成了中国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格局。由于过去很长时间,中国钢铁生产布局主要是紧挨矿山(铁矿、煤矿)建设钢厂,且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而中国的钢材消费市场主要积聚于经济发的沿海地区,亦即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钢铁产地和消费市场的不完全匹配造成钢铁物流巨大的运输需求。行业集中度较低,使得供应链中各原材料的运输以及钢材产成品的销售运输难以集中统筹和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物流费用的增加。而钢材销售的各种渠道中,直供比例仍偏低,传统的钢材销售是以“层级式”的经销商代理的分销模式为主,钢材到达终端用户的过程过于繁琐,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