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解读:2025年8月华东豆粕饲料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3小时前阅读:31
一、调研背景
近几月国内大豆到港处于高峰期,国内大豆供应较为充足,且伴随高温天气持续,大豆热损风险增加,全国油厂维持高开机率积极压榨,导致豆粕库存压力持续增大,胀库停机现象增多,油厂催提货力度加大。针对下半年豆粕供需状况、价格走势预期及行业策略调整等关注点,开展本次调研以期捕捉市场供需变化,并提供一线数据支撑。基于此,Mysteel农产品8月19日-22日组织一场华东豆粕饲料实地调研。
二、调研样本
华东地区作为国内豆粕产出大区,大豆压榨能力居全国首位,拥有大量的大豆加工及豆粕贸易企业,辐射长江中上游及周边其他区域,豆粕现货价格备受关注。作为豆粕基准交割地,华东豆粕市场的供需格局变化及基差演变往往具有前瞻性,值得市场关注。本次调研覆盖华东地区多家油厂、贸易商及饲料企业,重点围绕豆粕供需、库存、销售节奏、区域流通、替代品使用及四季度市场预期等方面展开。
三、调研总结
1.油厂供应充足但库存压力可控,销售进度偏快
当前华东地区油厂开机率普遍较高,多数企业满负荷生产,8-9月在大豆到港量维持高位的态势下,单月压榨量预计保持在200万吨以上水平。但与市场预期略有不一致的是豆粕库存的走势,华东油厂豆粕库存整体呈现可控态势,当周华东库存约40-50万吨,低于去年同期70-80万吨的高位水平。并且油厂销售进度也较快,8-9月合同销售完成率普遍在85%以上,10-1月销售进度约30%。
2.豆粕价格优势明显,外发东北已成新常态
据调研了解,因华东豆粕现货与东北价差持续存在(约200元/吨),自6月以来,华东油厂发往东北的豆粕发货量高达60-70万吨,海运成本约50元/吨,利润可观,并且仍有持续态势,预计华东豆粕外发东北或将成为区域新常态。而往年华东常规的销区是沿江下游(湖北、湖南、重庆等地),今年发货量占比约为30-35%,较往年略有下降。
3.下游饲料企业备货充足,采购节奏分化
本次调研了解到华东区域的下游饲料企业采购情绪整体表现积极,8月以执行合同为主,但催提压力小于去年。整体而言,中小饲料企业豆粕库存天数约15天,大型企业可达30-35天,备货已达9月中下旬,企业头寸充足。豆粕添加比例方面较为稳定,其中禽料约15%、猪料约10%、水产料约15-20%、仔猪约20%。而今年在豆粕性价比较高的凸显下,其他蛋白原料替代较少,菜粕替代几乎停滞,豆菜粕价差维持在300-700元/吨,几乎无无替代性价比,华东市场的进口菜粕贸易量也下滑明显。最后是养殖端方面,水产利润好转,蛋禽持续亏损。生猪养殖微利,略好于去年。
4.四季度预期谨慎乐观,关注美豆进口与基差风险
针对四季度的行情展望,多数企业对于10-1月基差持谨慎态度,未大规模建仓,以随用随买为主,主要基于8-10月份的充足到港量,届时四季度预计结转库存仍较充足。但若美豆进口延迟或巴西贴水上涨,四季度豆粕现货价格可能阶段性上涨。基差来说,市场普遍看好四季度末期乃至明年一季度的基差机会,但对远期合约风险意识较强。
5.调研总结
华东豆粕市场当前供需整体平衡,库存压力小于往年,区域价差驱动跨区流通活跃。下游备货充足,替代品影响微弱。四季度市场需重点关注美豆进口节奏与基差合约风险,中长期价格有望震荡偏强运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中信证券基金投资全指南:选基、定投、止盈全解析
2025-08-25 16:55
-
融资融券开户和交易怎么做?入门到实操一篇看懂
2025-08-25 16:55
-
互联网保险乱象频发,网上投保如何破解“投保易理赔难”困局?
2025-08-25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