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小保险资管人士分析称
发布时间:2015-12-11 18:08阅读:739
一名中小保险资管人士分析称:“总体来看,地产、金融板块的一些蓝筹股确实存在购买机会。”
市场认为,宏观因素叠加让低估值的蓝筹股成为“香饽饽”。证监会于近期宣布重启IPO,新规依然要求按照市值配售,基于打新收益仍然可观的预期,加之场外资产配置荒的出现,必定会吸引场外资金、产业资本增加配置相对安全的大金融板块,进而推动大金融板块的估值提升。
而人民币已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理论上会吸引国际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并可能成为国际资本追逐A股市场价值股的催化剂,而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则有望成为首选配置目标,银行、券商、保险、地产等股息率较高的板块或因此受益。
据国金证券分析,地产板块整体估值或探底回升。从趋势来看,房地产板块近10年来估值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前板块估值具有成长行业的属性,波动幅度较大,板块估值历史高点出现在2007年88倍左右,即使其间有所调整,但估值中枢维持在30~40倍左右。2010年后,板块估值随着行业走过拐点逐步走低,并在2014年初到达9.7倍的历史低点。
但低估值不是唯一购买动因,地产和保险产业链的整合尝试也是原因所在。除了前海人寿、安邦保险频频举牌万科、入股远洋外,平安旗下的平安不动产今年参与拿地19宗,涉及总价款超过600亿元,而平安的其他平台也在不断出手揽下不动产资产。
成本考量
事实上,保险公司配置蓝筹股的另一大原因和监管意见的新动向亦具相关性。今年7月,保监会曾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同时对“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资产认可比例”适度提高。
此外,有分析认为,举牌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超过20%后,保险公司可将这笔投资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项下,并由原先的公允价值计量改为权益法计量。因此,保险公司可能从节约资本的角度,通过调整资产配置战术,来实现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20%一般被认为是有重大影响,如果公司认为确实存在重大影响,是可以将举牌标的作为联营公司处理的,这样就可以用权益法进行计量。”一名保险公司财务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与此同时,在“偿二代”规则之下,好的资产和不好的资产对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公开表示,计划于2016年一月份完成“偿一代”和“偿二代”的切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是一名80后,有必要给父母配置保险吗?
我是一名大车司机请问买什么保险好呀?
我是一名中年女性请问可以买的保险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2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32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