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双循环”智“汇”稳外贸
发布时间:2025-8-25 07:43阅读:10
□师澜峰本报记者经淼
原料、产品“两头在外”,融资周期短,贸易链条长,跨境结算币种错配,汇率波动风险……说起外贸型企业的发展难题和诉求,辽宁省一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一言难尽”“步步是坎儿”。幸运的是,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给出了全力扶持的综合解决方案。
一对一问诊把脉组合拳助企出海
据了解,上述高科技半导体材料生产企业成立3年,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用石英玻璃制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眼下正处于新厂区投产、订单量激增的关键期。
交行辽宁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该分行主动加强与协调工作机制专班、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的紧密联动,依据金融监管部门转发的外贸企业名录,深入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致力于将政策和服务触角延伸至切实有需要的市场主体。
交行辽宁省分行工作人员与上述小微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时了解到,企业执行原料(美、德进口)、产品(销往日本)的“两头在外”产销模式,饱受“短融资周期、长贸易链条”以及跨境结算币种错配、汇率波动风险等问题困扰……面对企业的“一筹莫展”,交行辽宁省分行经综合评估将企业纳入重点支持名单,生动诠释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靶向施策、动态响应”的价值。
进入实际解决困难环节后,交行辽宁省分行为企业一对一“专业诊断、把脉开方”,以期系统性解决企业面临的全部金融难题。如企业融资需求特别急迫,交行辽宁省分行特别开通“外贸企业绿色通道”,通过“并联作业、极速审批”模式,大幅压缩业务流程,从尽调到放款“极速”落地,提升企业资金链安全性与周转效率;如企业面临“轻资产融资难”与“高成本换汇、回款贬值风险”双重困境,该分行便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创新推出“本外币一体化”综合方案,利用日元低利率窗口,成功落地纯信用日元流动资金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创新嵌入“外汇买卖”避险组合,一站式解决企业错币种付汇需求,精准拆解“融资贵”与“汇率险”枷锁,方案配套的近亿元综合授信额度也为企业产能爬坡与订单交付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金融动力;此外,积极运用国内证福费廷、外币贷款等贸易融资工具,为企业输送低成本资金“活水”,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金融纽带……这些方案深得企业赞誉,并已实现多轮次提款。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交行这套方案切实解决了融资和汇兑两大心病,让我们保障‘中国芯’产业链供应更有底气!”
数字赋能搭平台构筑跨境生态圈
前述案例的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单一企业的难题,更为区域半导体产业链上众多面临“轻资产、高波动、多币种”挑战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金融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交行辽宁省分行深度融入国家“双循环”新格局、矢志稳外贸促发展的责任担当。据介绍,该分行将继续深化政银企协作,持续迭代优化以本外币一体化融资与避险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加速推广数字金融服务模式,致力于更有效地畅通跨境贸易资金链,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另据了解,为提升服务效能,交行辽宁省分行还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高效跨境金融生态。如依托总行植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资源和金融科技实力,大力推广“航贸通平台”“航运管家”“CIPS标准收发器”等数字化平台。这些平台集资讯、结算、汇兑、融资等全链条功能于一体,打造“一站式”服务场景,将金融服务无缝嵌入企业经营全流程。截至目前,交行辽宁省分行已借助数字化平台,服务逾300家企业,实现从结算到融资、从境内到境外的全流程线上化、无纸化操作。这一突破,不仅大幅缩短了企业跨境业务办理时间,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更让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享受到高效、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加速前行。
交行辽宁省分行坚决贯彻国家“稳外贸”决策部署,深度融入辽宁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聚焦外贸企业痛点难点,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施策纾困。截至2025年6月末,该分行已为近500家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并通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171家小微外贸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以专业、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为辽宁小微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坚实后盾。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中信证券基金投资全指南:选基、定投、止盈全解析
2025-08-25 16:55
-
融资融券开户和交易怎么做?入门到实操一篇看懂
2025-08-25 16:55
-
互联网保险乱象频发,网上投保如何破解“投保易理赔难”困局?
2025-08-25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