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压力下甲醇短期偏弱——申万期货甲醇专题
发布时间:2025-8-22 09:14阅读:34
摘要
甲醇整体产业链面临诸多挑战,自身虽然利润有所恢复,但竞争日益激烈。下游行业终端消费的疲软滞后以及出口环境的不尽人意也对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7- 8月份,MTO、醋酸、甲醛和DMF等多数下游产品的开工率,相较于二季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供应量的增加与需求量的减少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甲醇市场持续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不过,得益于原料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政策端释放的“反内卷”信号等支撑因素,甲醇价格的下跌幅度有所收窄。
综合而言目前沿海重要下游工厂原料库存同样充裕且终端消费缓慢和海外市场供应稳定,短期库存持续累积,在这种情况下,港口高位库存仍需要向内地转移,港口价格延续下滑打开和内地的套利窗口,港口货物陆续倒流到内地,让进口压力逐步转移到内地,短期市场弱势震荡为主。
风险提示
地缘局势波动导致供应变化。
美国迅速开始降息周期。
国际宏观需求大幅改善。
前期反内卷行情带动甲醇价格上涨,但由于甲醇本身产业链影响有限,近期甲醇价格逐级回落。此外供应端工厂开工提升、进口持续放量以及库存的持续累积也对甲醇价格造成一定打压。
一、 盈利支撑下甲醇有望回归高开工
7月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平均开工负荷为71.51%,较上月下降5.01%。非一体化甲醇平均开工负荷为66.14%,较上月下降4.49%。7月甲醇总产量为763.3万吨,与6月份相比减少20.24万吨。1-7月总产量5266.2万吨,同比增加8.7%。
2025年1-8月,煤制甲醇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行业理论利润突破300元/吨,创下近三年新高。从价格走势来看,内蒙古地区甲醇均价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仅微降0.9%。成本方面,受益于煤炭市场供应充足,2025年煤价整体呈下行趋势,带动煤制甲醇生产成本同比下降约17%,成为推动行业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
在可观盈利的强劲拉动下,国内甲醇行业活力迸发,开工率大幅提升。主要生产企业热情高涨、全力生产,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据专业预判,2025年1-8月,全国甲醇行业整体开工率会比2024年同期涨4个百分点。往年“春检”时,大量装置会停产检修,可今年在高利润诱惑下,不少企业推迟检修,1 -6月开工率稳定在75%上下。然而,7月长期运行的装置隐患渐显,企业为保安全集中检修,开工率应声下滑。好在8月检修装置陆续复工,行业开工率再度上扬,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从盈利层面剖析,未来甲醇行业的利润空间或许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收缩。自7月起,随着高温天气持续肆虐,甲醇市场的旺季效应逐渐凸显,下游需求状况得以改善。与此同时,产地频繁遭遇降雨天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量的增长,使得供需两端均对市场形成支撑。在此背景下,煤价重心整体上移,进而推高了甲醇生产的成本,行业整体盈利状况出现小幅下滑。
展望后市,预计甲醇行业整体仍能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就原料端而言,7- 8月高温天气带来的消费旺季结束后,煤炭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博弈态势激烈,继续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成本方面预计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从甲醇行业的供需格局来看,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新增下游需求的释放将较为集中,甲醇价格有望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国内甲醇行业仍将保持盈利状态,并且在新增需求的强劲支撑下,行业开工率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二、进口数量回升
随着6-7月份全球重要需求经济体印度、欧洲和东南亚库存愈发充裕,终端消费孱弱,海外甲醇库存压力较大。7-8月南美洲、伊朗和东南亚货源流向发生变化,集中流向中国。
7月甲醇进口量相比6月份变动不大,7月中国甲醇进口量为122万吨,相比上月下降0.02万吨,跌幅为0.02%,预估7月份甲醇出口量在0.5万吨,相比上月下降。随着6月下旬至7月份,欧洲等重要消费市场和中国价差延续缩小至低位,部分非伊货源流向相应发生改变,非伊货物回流到中国数量增多。7月甲醇进口量相比6月份变动不大。随着7月中旬,伊朗整体平均开工恢复到65%,后期7月装港数量相比6月份增加23.08%,非伊和东南亚等地货物流入量仍不在少数,预估8月份中国甲醇进口量增加到128万-130万吨。
三、库存维持高位
进入三季度,沿海甲醇库存累积显著,尤其是进入8月上旬。7月底短时阶段性封航过后,8月上旬进口船货密集到港卸货。截至8月14日,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在114.05万吨(目前库存处于历史的偏高位置),相比8月7日上涨7.4万吨,涨幅为6.94%,同比上涨21.46%。整体沿海地区甲醇可流通货源预估在58.8万吨附近。进口船货到港依然较多,预估下周沿海甲醇库存延续上升。
随着进口增加,港口库存宽幅上涨,太仓、东莞和泉州库存增长显著。其中太仓库存从7月初的18.6万吨上涨到8月7日的28.1万吨,上涨9.5万吨,涨幅达到51.08%。南通、泰州、扬州和广州等地库存同样走高,主力库区和非主力库存双双上升。8月份沿海库存走高原因在于以下三点,一方面在于内外盘持续顺挂,多数业者采买远月低价船货意愿强烈;第二方面,对于远月存有良好预期,近远月升水局面保持,无风险套利,业者买近卖远行为频繁;第三方面,由于今年部分仓储收益规模和收入效率不如往年,部分仓储适当降低仓储费用,吸引更多的客户存放货物,或者广东和江苏少数仓储企业自身开始涉及甲醇进口贸易和期现货套保,盘活库存资源,进一步唤醒“沉睡”资源。
在沿海公共罐区库存不断攀升之际,下游工厂的原料库存也呈现出同步上升的态势。截至8月8日,沿海四家甲醇制烯烃工厂的原料甲醇库存总量已攀升至56.76万吨,相较于7月初,增加了7.34万吨,涨幅高达14.85%。与此同时,来自南美洲、中东某国等地的货物也纷纷集中涌向下游厂库。目前,沿海下游工厂的原料库存普遍处于中高水平,受此影响,其采购积极性明显降低。
从整体情况来看,8月中下旬进口甲醇到港量依然可观,进口增量预期较为明确。因此,沿海库存很可能将继续累积。当前,沿海重要下游工厂的原料库存同样充足,且终端消费增长缓慢,海外市场供应稳定,并不具备稳固消化港口高库存的能力。鉴于此,港口的高位库存仍需向内地转移,以缓解库存压力。
四、总结
甲醇整体产业链面临诸多挑战,自身虽然利润有所恢复,但竞争日益激烈。下游行业终端消费的疲软滞后以及出口环境的不尽人意也对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7- 8月份,MTO、醋酸、甲醛和DMF等多数下游产品的开工率,相较于二季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供应量的增加与需求量的减少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甲醇市场持续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不过,得益于原料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政策端释放的“反内卷”信号等支撑因素,甲醇价格的下跌幅度有所收窄。
综合而言目前沿海重要下游工厂原料库存同样充裕且终端消费缓慢和海外市场供应稳定,短期库存持续累积,在这种情况下,港口高位库存仍需要向内地转移,港口价格延续下滑打开和内地的套利窗口,港口货物陆续倒流到内地,让进口压力逐步转移到内地,短期市场弱势震荡为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