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新数据:果蔬出口增25%、菜籽油回暖、钛材进口翻三倍!
发布时间:10小时前阅读:7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俄贸易额同比下降8.1%至1258亿美元。但在整体数据背后,果蔬、油脂、肉类及高科技材料的贸易正悄然改写中俄经贸版图。农产品贸易逆差收窄14.9%,本币结算规模扩大,具体项目正取代宏观叙事。
01 果蔬贸易新动态,中国蔬菜水果加速占领俄罗斯餐桌
凌晨三点的满洲里公路口岸灯火通明,一辆辆冷链货车排队通关。2025年前两个月,经此出口的果蔬已达5.6万吨,货值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和18.7%。这些新鲜农产品绝大多数驶向俄罗斯家庭厨房。
俄罗斯阿穆尔州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该州从中国进口蔬菜4.27万吨,水果3.28万吨,较2023年均实现翻倍增长。今年这种依赖有增无减——2025年2月,俄罗斯从中国进口水果总额达4290万美元,蔬菜进口额3370万美元,同比增幅达33%。
在出口品类中,中国苹果对俄出口额达820万美元,创6年来新高;草莓出口额环比激增3.3倍;热带水果出口增长70%;西红柿出口额达572万美元,创8个月峰值。
支撑这一增长的是口岸服务的持续优化。满洲里海关设立专人专岗,为果蔬出口开辟“绿色通道”,实施“提前申报”和“预约查验” 等便利措施,确保生鲜产品“随到随报、随验随放”。TIR冷链专线的开通,更让中国果蔬能够“一箱到底”直抵俄罗斯超市货架。
02 油脂贸易回暖,菜籽油进口增长释放市场修复信号
青岛港码头,一艘来自俄罗斯的货轮正在卸下金黄色的菜籽油。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中国进口俄罗斯菜籽油45.7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3.8%。这一变化释放出油脂贸易市场回暖的明确信号。
价格指标同样呈现积极态势。2025年前四个月,俄菜籽油对华出口均价达1046.2美元/吨,同比上涨4.2%。这是自2024年价格下跌后的首次回升,显示供需关系正在修复。
俄罗斯已成中国最大的葵花油和菜籽油供应国。2024年,中国进口的菜籽油中58%来自俄罗斯;自2018年至2024年,俄罗斯对华油脂作物出口增长3.5倍。今年上半年增长势头不减——截至6月15日,俄罗斯对华菜籽油出口额增加44%,出口量增长32%。
市场分析认为,中国对高蛋白植物油需求增长,以及豆油供应紧张、棕榈油价格波动的背景,使俄罗斯菜籽油更具竞争优势。但贸易商仍需应对卢布汇率波动带来的挑战——尽管以美元计价的价格上涨,但卢布计价的收益涨幅有限。
03 肉类与水产品,进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在山东一家连锁超市的冷鲜柜前,消费者正在挑选新上架的俄罗斯鸡肉。2025年1-3月,中国自俄进口肉类及制品1.6亿美元,同比飙升55.7%。其中鸡肉及杂碎占0.97亿美元,增长37.2%;更引人注目的是猪肉及杂碎进口,从去年同期的零跃升至0.26亿美元。
水产品贸易呈现双向流动特征。同期中国自俄进口水海产品及制品6.8亿美元,增长2%,其中鱼类制品增长20.5%。而中国对俄出口水海产品也增长5.7%,虾类制品出口激增158.4%。
8月初,黑龙江逊克口岸首次迎来20.94吨俄罗斯淡水鱼,包括鲤鱼、鲫鱼、鲈鱼等品种。这些来自俄罗斯生态水域的鲜品,以肉质鲜嫩的特点迅速打开黑龙江市场。
与此同时,2024-2025农业年度俄对华农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16%至496.9万吨,主要源于粮食、油料作物和豆类出口减少。这一变化显示双边农产品贸易正经历结构性调整,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近五年同期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进出口额
04 地区贸易新格局,边境省份领跑农产品往来
清晨的黑河口岸,黑龙江的菜农正将一筐筐新鲜蔬菜搬上跨境货车。2025年1-3月,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农产品1.4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占全国对俄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9.3%,位居各省区首位。
山东省表现同样亮眼:对俄农产品出口1.3亿美元,增长6.5%;自俄进口农产品3.6亿美元,激增44.2%,占全国自俄农产品进口总额的近20%。山东裕龙石化等企业近期开始采购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成为能源贸易多元化的缩影。
内蒙古自治区以1亿美元出口额和25.4%的增速稳居对俄出口前三甲。令人意外的是青海省——尽管基数较小,但以189.2%的同比增幅成为对俄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省份。
出口额排名前10位省市
进口方面,辽宁和江苏分别以2.2亿和2亿美元位居自俄进口省份第二、三位,同比增幅分别为11.1%和32.7%。广东省则以63.6%的进口增速领跑全国。
进口额排名前10位省市 05 钛制品激增,工业原材料贸易出现新亮点
一列满载钛合金材料的中欧班列驶入江苏苏州西站。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钛制品达4627吨,是2024年同期1354吨的三倍多。
这一激增反映了中国高端制造业对特种金属的旺盛需求。钛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化工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而俄罗斯VSMPO-Avism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钛生产商之一。
尽管欧美国家试图开发替代来源,但中国制造商基于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考量,仍在扩大俄罗斯钛产品采购规模。上半年进口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创下历史新高。
工业原材料的贸易多元化正在加速。除钛制品外,中俄企业近期还启动了年规模120万吨、融资额度20亿元的铝锭贸易通道,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些变化显示双边贸易正从能源农产品向高科技材料领域延伸。
06 合作机制深化,农产品贸易六年翻倍增长
6月下旬,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50多家俄罗斯农工企业代表与中国采购商洽谈。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心主任伊留申在会上透露:自2018年至2024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额翻了一番。
“2024年双边农产品贸易额超过90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达64亿美元。”伊留申表示,“今年截至6月15日,对华出口已达31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70亿美元”。
这一增长得益于多层级合作机制的建立。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农业合作分委会、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等平台持续推动政策协调和市场准入。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在提速。2016年启动的“新粮食陆路走廊”项目已将俄罗斯对华粮食运输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3周左右;2022年开通的中俄黑河公路桥和同江铁路大桥,为大规模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新通道。
在喀山举行的第三届“萌芽”论坛上,农业合作成为焦点。2024年上半年,中国占鞑靼斯坦农产品出口的比例从7%提升至13.5%,品类从大麦、面粉扩展到豌豆、油菜籽等新品种。
满洲里口岸每天有超过300吨中国果蔬发往俄罗斯超市;山东炼油厂新到的乌拉尔原油正在注入储罐;长三角工厂里,俄罗斯钛合金正在变为医疗器械和飞机部件。上半年中国进口俄罗斯菜籽油超45万吨,同比增长近24%。
中俄贸易正告别“纸面协议”时代。当20.94吨俄罗斯淡水鱼通过逊克口岸进入中国市场,当青岛港卸下今年第46万吨俄罗斯菜籽油,当满洲里果蔬卡车跨越国界,具体项目正构筑起双边贸易的新图景。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基金怎么买?中信证券最新资产配置策略曝光
2025-08-18 11:15
-
速抢!818 理财节大狂欢,十大金融公司节日福利全汇总
2025-08-18 11:15
-
恒大退市落幕,谁在退市边缘?投资者避险攻略请收好
2025-08-1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