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适应新中枢,国债价格震荡承压
发布时间:8小时前阅读:3
一、近期行情回顾
近期国债市场快速调整,总体表现为“偏弱震荡、长端承压”,10年期国债自8月初1.69%附近上行至8月18日1.79%,两周累计上行约10BP;3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返2%上方,一度升至2.05%。同时市场结构性特点明显,整体呈现曲线陡峭化特征,典型的“熊陡”特征。
二、市场调整原因
在基本面数据无明显变化情况下,市场叙事焦点转向权益市场与商品市场,A股8月以来延续放量上涨,上证指数创阶段新高,股债“跷跷板”效应愈发明显,股市持续走强引发的风险偏好抬升,债市近期出现接连调整走势。从债市新发行供给来看,8月利率债净供给维持高位,叠加税期影响,资金面出现局部紧张的情况。DR001、DR007分别回升至1.40%、1.48%,但央行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保证了资金面整体均衡。此外,市场连续调整带来资金赎回压力。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债券型基金已连续5个交易日出现净赎回,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赎回量最大。本轮8月赎回虽暂未出现类似前期的超高规模,但连续5日净赎回已触发市场情绪升温,市场普遍担心“负反馈”发生。
三、后续主线:稳杠杆的再平衡期
中国金融市场所处的阶段概括为“稳杠杆的再平衡期”。监管部门的核心诉求是:既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又要避免过度宽松导致杠杆再次抬头。2024Q4以来,社融-M2剪刀差已连续三个季度收敛,意味着资金空转减少、杠杆去化见效。从宏观杠杆率来看,2025H1政府加杠杆、居民稳杠杆、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整体保持“横盘整固”。具体来看从以下三个政策逻辑体现:
(1)财政稳杠杆:提高专项债的资本金比例,并对消费贷给予贴息。8月12日财政部等部委推出3000亿元贴息方案。财政端“定向降息”,弱化货币端“大水漫灌”的必要性。
(2)金融稳杠杆:央行实行“精准滴灌”与MPA动态考核。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去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表述。潜在市场信号是未来资金面“量足价升”,DR007在1.5%附近成为隐性利率底。
(3)监管稳杠杆:对银行理财监管更加灵活,对基金久期进行窗口指导,意在平稳市场波动。7月25日央行通过7893亿元逆回购对冲基金赎回压力。防止“赎回—抛售—净值下跌”的负反馈循环。
四、操作策略
从全年角度来看,10Y国债利率区间在1.75%~1.80%是监管可容忍的“再平衡区间”。近期市场波动是H1市场波动率极致压低的反馈。从当下角度来看,需要适应波动升高过程,适应新的中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市场现货利率快速向上打破1.9%,或触发维稳,市场降准降息预期升温。国债期货价格短期仍然存在明显的震荡下行压力。国债期结构分化行情持续,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概率增加。
国投期货
高级分析师朱赫期货投资咨询证号:Z0015192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基金怎么买?中信证券最新资产配置策略曝光
2025-08-18 11:15
-
速抢!818 理财节大狂欢,十大金融公司节日福利全汇总
2025-08-18 11:15
-
恒大退市落幕,谁在退市边缘?投资者避险攻略请收好
2025-08-1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