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产业能为村集体增加70万元收入
发布时间:2025-8-14 06:02阅读:10
□ 本报记者钱飞通讯员刘洋
8月4日,在句容市茅山镇蔡门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200亩秋玉米经过雨水滋润,正茁壮成长。“今年春天我们种了110亩鲜食玉米,上个月已经全部采完,一共12万余根,眼下200亩鲜食玉米,要到10月份才能采摘。”蔡门村党总支书记袁佳告诉记者,村里主要种的是牛奶玉米和小红玉玉米,口感好单价高,其中牛奶玉米一根11元、小红玉玉米一根8.5元,目前已经上架盒马鲜生和平安保险车主商城。
高单价的底气,源于好品质和先进的种植技术。2022年,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袁建华团队的指导下,蔡门村尝试种植了11亩牛奶玉米。全有机种植的牛奶玉米得到市场的青睐,当年销售达15万元。尝到甜头的蔡门村,逐步扩大鲜食玉米的种植规模,但很快袁佳就发现,有一个难题制约着蔡门村的鲜食玉米产业。“鲜食玉米成熟期短,以牛奶玉米为例,夏季采摘期只有两天,一旦错过,口感就会变老。”袁佳说,早在2023年村里就考虑发展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但并没有得到有关专家的支持,理由是鲜食玉米深加工容易带腥味、担心坏了蔡门玉米的口碑。
一心想着扩大规模、增加村集体收入的袁佳决定先做小范围实验。经村“两委”班子成员讨论,蔡门村拿出7万余元采购了真空包装机、杀菌釜等设备进行尝试,结果出来的产品口感软糯、毫无腥味。当年11月,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团队应邀到蔡门村品尝深加工的鲜食玉米,大家一致肯定蔡门村深加工后的鲜食玉米品质。同时,省农科院与蔡门村签订协议,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目前已试种1200个品种的玉米。
村里的鲜食玉米加工难题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袁佳面前:要不要扩大深加工产业规模?在省农科院帮助下,蔡门村用省内其他地区出产的鲜食玉米进行深加工实验,发现均没有腥味。“同样的品种,同样的技术,在蔡门这个地方加工口感就是好,我们分析玉米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气候、水土的影响。”袁建华说。
2024年4月,蔡门村村民委员会注册成立句容市春城好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年11月,春城好田公司开始试运行,单日最高产能达3.5万根。“在省农科院专家大力推荐下,当年就有不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慕名前来取经。”袁佳告诉记者,当时常州市金坛区黄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严清华带队到车间考察后,品尝了该村深加工后的鲜食玉米,当即决定回村商讨扩大鲜食玉米种植规模事宜。今年,黄金村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从5亩增加到20亩。
今年5月,春城好田公司成功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正式对外开展深加工业务。“种植鲜食玉米的基地、大户都有自己的消息网络,大家口口相传,订单应接不暇,今年玉米种植产业能为村集体增加70万元收入。”袁佳指着货单记录告诉记者,像隔壁的天王镇戴庄村,位于盐城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最远的还有山东临沂的客户,都有订单过来,目前已完成10万余根的深加工业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新手投资小白必看!中信证券低风险基金2025投资指南
2025-08-11 11:10
-
消费寒冬破局密码:年轻人正用「情绪价值」改写万亿市场规则
2025-08-11 11:10
-
TLAC非资本债究竟是个啥?国有大行居然发行规模近1700亿
2025-08-11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