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篇——产业变局中的价格信号
发布时间:3小时前阅读:10
央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7月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10.59亿手,同比增长近50%,期货市场活跃度提升,一些投资品种表现亮眼,为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期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7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10.59亿手,成交额为71.3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89%和36.03%。1至7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51.3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411.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1%和23.09%。
今年7月大宗商品期货成交量同比显著增长,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国投期货研究院院长丁丁说:“目前主要的驱动因素来自于在反内卷的政策驱动之下,前期跌幅过大的焦煤、多晶硅、碳酸锂品种出现了v型反转,市场整体的波动率显著提升。价格的提升会引发交易者的热情,市场对未来有乐观的预期,改变了之前的悲观情绪,所以触发了投机性需求,市场的高波动性也给市场提供了非常充足的流动性。另外,伴随着价格的持续走高,实体经济的参与者也增加了对期货工具的使用,对冲风险的积极性也在提升。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进了市场整体的成交量出现显著提升。”
按照成交额统计,排名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期货、白银期货、原油期货,郑商所的纯碱期货、玻璃期货、烧碱期货,大商所的焦煤期货、棕榈油期货、豆粕期货,广期所的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货。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国家高级黄金分析师邱菡仪分析,黄金、原油等传统品种交易活跃,反映出市场的避险需求已经从短期的“对冲”转化为长期的“配置”。
邱菡仪介绍:“贵金属和原油的活跃与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包括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关系密切,黄金、白银和原油占据了上期所的成交三甲,反映出逆全球化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导致美元信用随着美债的高悬摇摆,通胀的压力又因为能源和劳动力的刚性而黏性十足。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包括央行都在寻求美元信用的规避风险工具,这是推动避险的资产避险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
邱菡仪预计,这样的趋势还将延续,避险需求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仍然会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商品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期货、白银期货、热轧卷板期货,郑商所的玻璃期货、纯碱期货、PTA期货,大商所的焦煤期货、豆粕期货、聚氯乙烯期货,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上海期货及衍生品研究院战略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宜生认为,螺纹钢、纯碱等品种的活跃印证了基建和房地产领域的边际回暖。
张宜生说:“现在国家在基建方面投入很大,而房地产经过多年调整,也将进入常态化,在底部构成后会有回暖,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应。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地缘政治冲击、中美贸易战冲击等(的应对)也进入了比较适应的阶段。‘热卷冷卷’产品都是下游精密制造业的原材料,这基本反映出我国目前整体经济回暖的状态。”
多晶硅和碳酸锂等新能源材料品种成交量出现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投期货研究院院长丁丁说:“7月出现了反内卷题材的驱动,宏观的对冲基金利用这种情绪对行情的推波助澜作用非常明显。现在从产业的格局来看,竞争仍然非常激烈,落后的、过剩的产能依然客观存在,并不会因为短期政策或者强预期就快速改变供需格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新手投资小白必看!中信证券低风险基金2025投资指南
2025-08-11 11:10
-
消费寒冬破局密码:年轻人正用「情绪价值」改写万亿市场规则
2025-08-11 11:10
-
TLAC非资本债究竟是个啥?国有大行居然发行规模近1700亿
2025-08-11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