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监管局:以“1+3”机制筑牢西藏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屏障
发布时间:2025-7-30 09:47阅读: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四川监管局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根本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并结合西藏自治区实际情况,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系统化机制、联管机制、“回头看”机制作用,构建“1+3”机制,筑牢雪域高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闭环,充分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作用,为西藏自治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更在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激发监管动能
四川监管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聚焦西藏自治区“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政治高度出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战略部署和政策要求,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监管工作对保障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工作推进中,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感与使命感,大力弘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崇高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意志、外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监管工作筑牢坚不可摧的思想根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让鲜红的党旗在雪域高原的监管一线高高飘扬。
二、实地攻坚,系统化机制提升监管质效
面对西藏自治区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的环境,四川监管局在藏履职干部克服困难,坚持常驻西藏、扎根工作,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监管、线下资料审核、实地查验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切实筑牢监管堤坝。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动态监控资金支出情况,督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及时规范下达到基层,避免资金滞留。对项目申报材料、资金支付凭证等进行穿透查验,从项目立项审批合规性到资金拨付使用规范性加强监管。深入海拔4000米以上的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实地核查,详细调阅项目招投标文件、资金支出台账、工程进度报表等资料,严格审核项目建设内容与资金使用范围是否匹配,是否存在超标准建设、超预算支出,督促资金精准高效使用。
三、协同联动,联管机制破解监管困局
面对人少事多任务重的实际挑战,四川监管局始终秉持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积极构建“内外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监管成效。内部加强工作统筹,树立“一盘棋”思想,相关业务处室间建立“政策学习—业务交流—工作研判”的沟通渠道,及时学习掌握最新政策要求,分析研究业务,确保监管口径的一致性和工作协同性。对外主动加强与西藏自治区财政厅、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对接,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不仅弥补了自身监管力量的短板,更拓展了监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让监管触角延伸到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模式,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四、闭环管理,“回头看”机制巩固监管成效
为切实保障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效能,确保资金精准滴灌到雪域高原发展的关键领域,四川监管局秉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系统化思维不断优化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立足监管实际需求,建立项目监管工作台账,实施清单式管理,动态掌握项目开展情况。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对项目实施中发现的不足及时纠偏,明确整改要求,安排专人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整改不走过场、不打折扣。对整改完成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夯实监管成效。
下一步,四川监管局将坚定不移锚定部党组“加强、聚焦、优化”工作方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的责任担当,把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监管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持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履职水平,确保在政策理解上更精准、在监管执行上更有力,为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贡献监管力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基金怎么买?中信证券最新资产配置策略曝光
2025-08-18 11:15
-
速抢!818 理财节大狂欢,十大金融公司节日福利全汇总
2025-08-18 11:15
-
恒大退市落幕,谁在退市边缘?投资者避险攻略请收好
2025-08-1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