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狂飙、产量“躺平”,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战略克制”
发布时间:2025-7-25 18:51阅读:8
我国黄金产业并未出现“价涨量增”,似乎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来却是情理之中。金价狂飙、产量“躺平”的背后,折射出我国黄金产业深远的结构调整与战略转型。
7月24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原料产金179.083吨,同比下降0.31%。与此同时,国际金价却一路攀升,伦敦现货黄金价格较年初上涨24.31%,较上年同期上涨39.21%。
我国黄金产业并未出现“价涨量增”,似乎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来却是情理之中。金价狂飙、产量“躺平”的背后,折射出我国黄金产业深远的结构调整与战略转型。
从表面看,金价高涨大幅增加了黄金矿山利润空间。然而,高利润并未引发大规模产能扩张,我国黄金矿企展现出显著的“战略克制”。一方面,我国黄金矿业经过多年高强度开发,高品位、易采选的资源已近枯竭,加之安全环保标准日益严格,增产空间极为有限,可谓“增不动”。另一方面,全球金矿生产总成本持续攀升,若盲目扩大产能,不仅难以带来预期利润,反而可能加重企业负担,面临技术、资金与ESG能力的综合考验。当金价上涨带来的边际收益无法覆盖边际成本时,“躺平”便成为理性选择。
当黄金产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型黄金企业也在重塑发展逻辑。我国黄金矿企充分利用高金价机遇,不断深挖资源潜力。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同时,加快对海域金矿、纱岭金矿等大型矿山的基建投入,推进深部开采、智能矿山建设,以及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的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这种短期产量的“压降”,实则是为未来产能的跃升积蓄动能,体现了我国黄金矿企在战略层面的深谋远虑。
我国黄金矿企正在积极构建双循环格局。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料产金76.678吨,同比增长2.29%,加上国内原料产金,全国黄金总产量达252.761吨,同比增长0.44%。与此同时,大型黄金企业持续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优质矿山并购,持续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上半年,我国境外矿山矿产金产量达39.608吨,同比增长16.17%。“国内稳基础+海外拓增量”的双循环格局正在成型,提升了我国在全球黄金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资源配置能力。
可以说,“高金价不增产”并非市场失灵,而是产业成熟的表现。黄金产业的“反常”背后,恰是我国黄金产业转型的深刻体现。当规模扩张让位于质量效益,当短期利润让位于长期发展,我国黄金矿企正在通过“技术升级”加码长期竞争力,通过“全球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总之,短期内黄金产量的“蛰伏”,是为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发展蓄力。这种“战略克制”,既体现了对黄金这一战略资源的珍视,也彰显了我国黄金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未来,随着大型矿山的建成投产、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和全球布局的深化拓展,我国黄金产业有望实现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发展,黄金产量也将进一步提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