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农业农村部联合部署
发布时间:2025-7-25 16:09阅读:50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七方面19条举措,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业内专家认为,《意见》覆盖了增强粮食安全金融保障、持续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果、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同时明确了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措施,用“真金白银”和“创新机制”解决农村金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农民增收,《意见》要求金融机构“盯着乡村‘土特产’做文章”。《意见》明确,要紧扣特色农产品种养融资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拓宽抵押担保方式,创新乡村“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
具体来看,《意见》提出,要支持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对接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乡村工匠聚集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品牌销售各环节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优化农业国际贸易、农产品跨境电商等业态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
《意见》提出,要探索实施县域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推广“一链一策”金融服务模式,根据产业链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产地市场等融资需求,探索开展批量化授信、提升服务效率。
另外,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意见》明确,要拓宽金融服务场景,支持休闲农业、庭院经济、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大绿色信贷和转型信贷投入,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赋能数字乡村发展
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业内专家认为,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重要着力点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推动金融科技赋能全面乡村振兴。
此次《意见》明确,要赋能数字乡村发展。聚焦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和智慧农业行动,深化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用好信贷市场服务平台、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等平台,加快涉农金融产品、服务渠道、业务流程数智化转型,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
此外,《意见》还提出,深化与县乡(镇)政府、村两委及各类涉农主体合作,打造集智慧政务、便民生活服务和助农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乡村全场景综合服务平台,赋能乡村治理。
“农村地区由于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服务难以触达,出现金融抑制现象。”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金融科技的运用,打通了生产生活各类场景、渠道,有助于全方位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使各类主体以合理的价格享受更多金融服务。如部分银行融入乡村卫生、社保、交通、缴费等公共服务领域,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民生与政务服务,推出“惠农版”“大字版”“民族语言版”等智慧金融APP,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普惠水平。
健全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体制机制
业内专家认为,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应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同时发挥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双重作用,向“三农”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对此,《意见》明确要求,要健全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应用。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的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资产处置等管理制度,发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作用,推动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
具体来看,《意见》提出,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中长期贷款投放。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集体经营性财产股权质押贷款。
《意见》还要求,要优化完善金融供给机制。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立足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中长期信贷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发挥资金、科技等优势,加强对县域支行的信贷资源倾斜。坚持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董希淼表示,未来,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主力军作用,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以及金融科技企业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多层次、差异化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还要避免大型机构过度下沉给中小机构带来的“掐尖现象”和“挤出效应”。加强对农信社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深化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增强农信机构服务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