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豆1号现货市场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25-7-23 16:44阅读:41
编辑:房俊
期货公司正式员工,可在期货业协会官网上查询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内大豆产量在 2021年突破2000 万吨自给能力,国产大豆压榨量维持在350-450万吨区间,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保持在1400-1700万吨较高水平,出口量占年度需求的市场份额极小。进口大豆总量继续攀升,2020 年进口量首次突破一亿大关,进口大豆年压榨量维持在 8500-9500万吨。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消费,主要包括加工豆腐、豆干、豆浆、豆芽、豆瓣酱酱油、豆粉、豆奶等其他直接食用的大豆消费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等蛋白制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2009/10 年度食用及食品工业用量为1030 万吨,2022/23年度食用及食品工业用量为1660 万吨,期间增加了 630 万吨,增幅为 61.2%。
按照大豆生长所需气候条件,除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 250 毫米以下,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各地一般均有大豆种植。我国除青海省外,其他 3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大豆种植。我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我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一是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是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是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是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是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产量按照区域划分来看,东北地区产量最为丰富,东北“三省一区'大豆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 61.6%。关内大豆产区则以河南、安徽两省为主,上述两省产量约占全国的 11.7%。江苏、四川、陕西、山东等四省约占全国产量 11.6%,其他省份(除青海省外)产量大约占全国产量151%。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