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花生半年报】面积继续增加,价格重心下移
发布时间:2025-7-21 17:26阅读:560
摘要:
回顾2025年上半年,我们基于进口偏少,下游油厂收购量增加 明显,库存由上游转移到中下游明显,随着4-5月温度升高,入库 积极性提升,市场有效供应明显减少,结转库存偏低,市场价格提 前翘尾,维持高位震荡,新季花生上市前,整体市场压力相对去年 偏低;新季花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市场整体的供应压力中长期依 旧存在,目前产量最大的变数在于天气,市场存在一定炒作可能, 如果市场能够给出8500-9000元/吨区间,将成为下半年套保的最 佳机会,但是市场可能基于新季面积增加的预期,需求疲软的现实 不断对盘面形成压力,整体花生下半年仍将维持区间震荡寻底过 程,价格将试探7500-8000元/吨支撑,同时需要关注年底低价格 带来的供需边际的转变,才能开启新一轮的价格周期。
一、行情回顾
1.1 花生期货:5月补库昙花一现,一路震荡寻底
2025 年上半年,花生期货整体整体反向市场结构,重心不断下移,旧作合约维持在8000 元/吨以上运行,新作合约维持在7500-8000元/吨区间,在新季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预期下, 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挫可能。第一阶段:1-4月压力寻底,旧作丰产,库存压力大,供大于求, 市场价格不断寻底,在节后创下新低;第二阶段:5月反弹,油厂超量收购,节后进口到港压 力偏少,下游市场天气转暖备货,阶段供需错配,市场有效供应减少,价格应声反弹。第三阶 段:6月至今,高价抑制下游采购,上游松动出库,新作种植面积预期增加,市场压力重现, 价格再度寻底。
1.2 花生现货:油商分离,翘尾效应明显
2025 年度上半年,花生库存偏高,下游需求疲软,备货不积极,整体价格从收获季的5元 /斤高位回落至春节前后的3.8元/斤,低价吸引贸易商囤货,油厂加大收购,价格获得支撑, 不断回升至4.3元/斤左右;进入5月,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库存从上游转移到下游,商品米入 冷库,油料米供应减少,下游备货支撑下,形成供需错配,价格迅速上涨至4.5元/斤左右,而 后进入震荡区间,预计新季花生上市前,基于新季花生种植面积增加,冷库花生有盈利继续出库变现的两个因素下,价格将维持震荡回落趋势。
二、花生供应端情况分析
2.1 供需弹性分析
花生市场化程度较高,供给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内外价差偏大年份,进口量相对明显, 但价格影响核心仍旧以国内供需驱动为主。花生产业链相对偏短,上游种植,中游贸易,下游 深加工,呈现正“金字塔”分布。上游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小农种植为主,受核心种植收益 波动影响,跟风较为明显,供给弹性相对偏大;中游贸易商以中小筛选厂和贸易商为主,缺少 龙头企业,受库存和资金限制,更多的是社会库存方面的体现;而下游深加工头部效应较为明 显,特别是榨油为主的油厂刚需明显,整体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性,很大程度上供给弹性大于需 求弹性。盘面标的更多的是偏向于油料米,需求弹性要看下游压榨油厂,而花生油由于其高端 油品的溢价能力,使得在花生有压榨利润贡献度在70%-80%,被其他油脂消费替代作用影响相 对偏弱(后章会做一个对比),更多需要关注下游花生油的消费,而花生油消费除了季节性规 律性明显,需求弹性相对小,进一步讲就是,下游需求阶段性相对平稳,更多的是通过整体社 会库存(油厂库存)来调节对花生价格的影响,我们应该抽丝剥茧找到的花生价格影响的核心 因素,进而传导到价格,再进一步去推导产能周期。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更多的是提前或者 是推迟,例如,2020年疫情带来的爆发式家庭的集中采购,使得油厂实现了很好的去库存,更多的是库存的转移,而不是消化,进而引发了2021年产量恢复后,消费的缺失带来的供大于 求局面。
2.2中国花生供应:2025年新季花生面积稳中有增,单产绝对产量
种植面积:虽2024/25年度花生价格一路下行,但是整体稳定在4元/斤以上,相对于其他 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为收益而言,仍旧具有明显优势,2025年新季花生种植面积继续增 加,增幅放缓至2%左右。核心主产区面积为4773.6万亩,依旧低于面积较大年份的 2021/2022年度的5215.3万亩水平。按照正常单产,预计产量维870万吨,增加2.1%左右。未 来实际产量仍需关注单产,下面我们对单产做出一定预判。
单产预估:2025年上半年4-6月,关键的种植季和生长季,2024年4-6月,东北风调雨顺,华北地区干旱少雨,种植推迟20-30天,7-8月,华北地区内涝,导致整体全国单产出现约 10%左右的下降。导致当季花生产量不及预期。2025年4-6月,全国风调雨顺,正常种植,7-8 月,全国喜迎大范围降水,利于生长,但是近期东北阴雨天气增加,对处于开花期的花生有一 定的影响。按照2025年目前天气情况,保守估计单产稳中恢复为主,2024/25产季单产为367 斤/亩,我们按照-5%、0%、+5%、10%相对与去年分别进行计算,预计2025年单产分比为349、 367、386、404 斤/亩,这里数据是我们是预估的数据,后续情况需要看7-9月份天气和积温。
展望2025/26 种植年度,按照目前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走访调研情况,预计全国新季夏 花生种植面积仍旧维持2-5%的增幅,但是春花生种植面积减少,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河南,主 产区稳中小增,副产区增加明显,在面积增加数据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单产-5%、0%、 +5%、10%的增加幅度推产量,新季产量预计增幅分别为-3.0%、2.1%、7.2%、12.3%,产量有望 会督导2020/21产季对应的产量高位,品质问题主要看收获季天气情况。
2.3 结转库存:库存转移明显,结转库存低于预期
2024/25 整体面积增加,天气原因引发单产下降,整体产量增加不及预期,今年低价吸引 下游油厂收购量增加明显(后续分析);进口偏少;整体上游库存转移到中下游明显,市场显 性库存偏低,消化速度明显高于去年,6月底结转库存约86.14万吨,环比-30%,同比-11%。 在新旧交替阶段,市场供应压力相对去年明显减少;展望新季库存,我们认为面积增加的基础 上,整体供应压力不小,但是低价叠加旧作囤货赚钱,仍将吸引中下游备货积极性提升,有利 于库存的转移。
2.4 进口方面:原料进口量-34%,米果减油增
2025 年上半年,整体花生相关原料进口差异很大,花生米和花生果进口断崖下跌,花生 油进口增长明显。更多的是因为内外价差倒挂,进口利润缺失,叠加主要进口国政局不稳定, 政府换届,装运出口的不确定性增加。
花生米进口:2025年1-5月份花生米进口4.24万吨,同比去年29.44万吨减少86%;
花生果进口:2025年1-5月份花生果进口3.38万吨,同比去年同期4.75万吨减少29%, 但是折合花生米约2.37万吨,影响相对偏少。
花生油进口:2025年1-5月份花生油进口14.28万吨,同比去年同期11.22万吨增加 27%,折合花生米约31.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8万吨。
整体看,把花生米,花生果和花生油全部按比例折算成花生米计算,2025年1-5月共计进口花生米约38.35万吨,同比去年同期57.69万吨减少34%。成为最近五年进口量少的年份。
三、需求端情况分析
3.1花生下游消费分类影响
中国花生消费结构按照下游消费行业区分主要是由压榨、食用、种子等三部分组成。其中 主要消耗渠道为压榨。过去5年来,压榨用量的花生基本占到消费量的50%-60%。食用花生占 比约在35%左右,种子用量取决于播种面积的变动情况,近几年种子用量基本维持在10%左右, 出口占比1%左右,从需求量角度看,需求影响比重排位为压榨>食用>种用>出口。
3.2 压榨消费:榨利修复,低价放量补库
油厂原料收购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榨利,利润好,收购量大,例如2020/21产季 和2021/22 产季,榨利在159-366元/吨,主力油厂收购量连续两年在200万吨左右,2024/25 产季,榨利修复,但仍旧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油厂收购积极性相对于上一个产季有所回升。 二是周期性的估值,估值底,收购量明显,估值高,收购量相对降低。2025年春节前后出现了 类似于2022年春节前后的低价区间7500-8000元/吨。低价吸引油厂采购,截止到6月底,整 体油厂收购量约124万吨,比去年同期98万吨增加约26%。展望2025年下半年,种植面积增 加,价格仍将出现相对值,价格仍旧面临很大压力,但是油厂来讲,具备比较低的“买入价 值”,预计油厂仍将维持低价积极采购趋势,压榨仍旧成为花生下游去库主要的途经。
3.2 食用消费:消费维持疲软,弹性减弱
花生食用消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市场规格米食品米消费和深加工消费,一部 分是南方油料米市场需求到货量,整体看消费降级明显,油用食品米到货明显偏少。根据花生 精英网数据,截至到2024/25产季5月底,主流内贸市场到货量49万吨,同比2022/24产季 同期到货量53万吨减少8.2%。截至到2024/25产季5月底,国内市场商品米市场到货量20万 吨,同比2022/24产季同期减少3万吨,下滑10.2%。
3.3种用花生:种植收益性价比依旧偏好,种用稳中有增
2025/26年度,整体华北和东北种植收益,花生依旧好于玉米,根据调研情况,今年东北 产区面积减少10%-20%。改种其他品种明显,预计花生种用约78万吨,增加1%左右,对消费 提振有限。
3.4 出口花生:价格优势,出口增加
中国2024/25产季花生出口相对偏多,仍旧主要以花生米出口为主,花生果次之,花生油 出口偏少,占比分比95%、5%、2%。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国内丰产,价格相对偏低,出口 利润较好,二是国内人民币不断贬值,利于商品出口。
花生米出口:2024/25产季1-5月出口量为22.61万吨,同比去年21.09万吨增加7%;
花生果出口:2024/25产季1-5月出口量为1.14万吨,同比去年1.15万吨减少1%;
花生油出口:2024/25产季1-5月出口量为0.46万吨,同比去年0.39万吨增加18%;
四、几个动态的变化
4.1 供需动态变化
根据价格周期对产能周期的传导,2025年下半年面临新季种植面积增加预期,结转库存压 力不高现实;而需求端的增量更多在于压榨端和出口,食用和种用边际效应弱,新季花生更多 的是寄予两个方面,一个是油厂低价继续建立“战略周期库存”,二是价格偏低,进一步利于 出口,只有通过价格的不断兑现,才能吸引下游吸筹的积极性。毕竟经过新季花生价格的下跌 后,2026年的种植面积有望再度减少,市场非常适合进行“价值投资”。
4.2 新季花生单产和质量的不确定性
新季供应压力主要来自于面积和单产,面积增加预期一致性强,新季供应更多的需要关注 后期天气的影响,2022、2024年种植季的干旱少雨,2017、2021年收获季的降水,都造成了 单产和质量的降低,2025年种植季整体天气良好,重点在于生长季和收获季的天气。
4.3 各方心态变化
花生产业链相对较短,上游相对分散,中游差异明显,下游相对集中,价格影响各方心态, 同样各方心态的变化也将影响着库存的转移,进而影响价格的运行。
(1)农户心态:卖跌不卖涨,2023/24年度经历了前高后低,惜售赔钱的经历,2024/25 售卖积极性明显提升,整体收益偏好,提升了新季花生的种植积极性。
(2)贸易商心态:谨慎变为乐观。2023/24年度经历了前高后低,惜售赔钱的经历, 2024/25 囤货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囤货时间推迟至4-5月,通货成本基本上在3.8-4.3元/斤区 间,涨价后有利润,售卖积极性不高,待价而沽,市场无法形成明显有效供应压力。预计 2025/26 年新季花生上市后,价格会在供应压力下出现低价,将会再次提振贸易商囤货积极性。
(3)油厂心态:油厂更多的是看中的榨利和原料的估值,从2024/25产季收购量提升约 30%,预计2025/26 产季价格仍旧具备“低估值”优势,如果今年出现足够低的价格,油厂从 周期和未来价值角度,不排除继续积极建库。
五、2025 年下半年行情展望
回顾2025年上半年,我们基于进口偏少,下游油厂收购量增加明显,库存由上游转移到中 下游明显,随着4-5月温度升高,入库积极性提升,市场有效供应明显减少,结转库存偏低,市场价格提前翘尾,维持高位震荡,新季花生上市前,整体市场压力相对去年偏低;新季花生 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市场整体的供应压力中长期依旧存在,目前产量最大的变数在于天气,市 场存在一定炒作可能,如果市场能够给出8500-9000元/吨区间,将成为下半年套保的最佳机 会,但是市场可能基于新季面积增加的预期,需求疲软的现实不断对盘面形成压力,整体花生 下半年仍将维持区间震荡寻底过程,价格将试探7500-8000元/吨支撑,同时需要关注年底低 价格带来的供需边际的转变,才能开启新一轮的价格周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