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复垦土地49万亩助力端牢"两个饭碗"
发布时间:2025-7-4 06:01阅读:56
中国石油复垦土地49万亩助力端牢"两个饭碗"
年产粮食可满足约170万人规模城市的年消费需求
6月25日,中国石油集团亮出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成绩单:2021年至2024年,累计节约集约用地超7.5万亩,复垦临时用地49万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4年数据测算,复垦土地如全部用于谷物种植,可年产粮食约21.12万吨,可满足约170万人规模城市的年消费需求。
中国石油严守耕地红线、推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牵头编制“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标国内先进水平,为油气行业节约集约用地提供控制与引导标准。近年来,中国石油修订出台土地管理办法、土地利用与保护管理细则、高质量用地指导意见等相关制度8项,覆盖油气全产业链的土地管理全过程、全要素。
在工程建设环节,中国石油“控增量、盘存量”,优化设计,节约集约用地。长庆油田白409平台通过大丛式井部署,相比常规的单井分散式布井,节约用地约43.5亩;新疆油田在拥有油气生产设施且无法连片退出的存量土地上,通过科学规划避让现有设施,建成27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了存量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塔里木油田秉持“能让则让、可让必让”原则,根据地下油藏和地面设施分布情况,结合政府提供的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矢量数据,精准避让耕地。
中国石油同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修复不再使用的建设用地和临时用地,还原土地原貌至可利用状态。在东北地区,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大庆油田采用表土剥离存储、地面清理、土地重构相结合的方式,今年累计完成耕地复垦2808亩。“复垦后的土地对肥料的吸收效果特别好!”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农户王国庆欣喜地说。在西南地区,西南油气田充分挖掘补充耕地潜力,创新“复垦管理七步法”,在天东110井、红星1井建设完成后,分别将13.9亩和34.5亩临时用地复垦为耕地。如今,水稻、玉米等作物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丰产。其中,红星1井复垦土地上种植的玉米年产量达4万余斤。
在节约集约、复垦土地的同时,“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连续四年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为端牢粮食、能源“两个饭碗”注入更强动力。(记者范绪婕王芳特约记者李丽/卓强、张曦予、王继红参与采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