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回国内起初对拥堵费谈及色变的原委
发布时间:2015-12-8 22:45阅读:550
不少民众认为,交通拥堵属城市规划滞后、公共交通发展不足所致,不该将板子打在民众正常使用私家车的权利上。此外,民众也担忧,政府实施拥堵费政策势必带来安装设施、流量监控设施等巨额设备支出,徒增财政压力。
应该说,民众此言非虚,但即便如此,也不该任由拥堵日趋严重而无从作为。近年来,我国为应对交通拥堵,各城市可谓群策群力,纷纷加入限行、限购、限牌的“限令”大军。与此同时,运用市场手段,采取诸如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用、号牌拍卖等加大用车成本的举措也是屡见不鲜,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地交通拥堵状况仍未停止,反而陷入“越治理越拥堵”的怪圈。
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既有城市道路规划问题,也有交通动态管理不足,更与近年来汽车消费需求日益旺盛,致使中小城市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由此造成拥堵现象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加速蔓延关系密切,因此,对于任何可能发挥成效的治堵之策,我们都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姑且任其实施,看后续成效定夺。
值得强调的是,征收拥堵费必须以成熟、发达的公共交通为前提。一旦决定对中心城区征收拥堵费,就意味着将迫使一部分私家车车主放弃开车而选择公共交通,由此将会给已显乏力的公共交通网络再加压力,这也需要有关部门科学论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