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霍尔木兹海峡的炮火,正在改写LPG贸易版图
发布时间:2025-6-24 08:48阅读:204
(一)伊朗液化石油气设施介绍
伊朗90%以上的LPG产自波斯湾South Pars气田(全球最大天然气田),其陆上加工基地集中于阿萨鲁耶(Asaluyeh)工业城。该地通过Pars经济能源特区(PSEEZ)的密集工厂群,将天然气分离为丙烷、丁烷等LPG产品,并直接经阿萨鲁耶港的VLGC(超大型气体运输船)专用码头出口。其余LPG来源包括西南部油田伴生气(经哈格岛/Kharg Island出口)和石化带副产品(经马赫夏赫尔港/Bandar Mahshahr出口),但合计占比不足20%。
阿萨鲁耶港(Asaluyeh)承担伊朗约70%的LPG出口,是中国进口主力(占伊朗对华供应60%以上),VLGC货轮经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航线直达华南(航程14-18天)。霍尔木兹海峡风险直接影响该路径:若完全封锁,伊朗对华LPG发运近乎归零;若遭遇袭扰,则运费与保险成本激增推高到岸价格。恰巴哈尔港(Chabahar)作为阿曼湾备用节点,因缺乏VLGC接泊能力,目前无法替代霍尔木兹通道的战略作用。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的阿曼角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东西长约150公里,最宽处97公里,最狭处38.9公里,南北宽56~125公里,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10.5米,最深处219米。世界上最大型的油轮,例如,50万吨级以上的ULCC,都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北岸是伊朗,南岸是阿曼。伊朗在海峡有重要的阿巴斯港,并控制着海峡中的主要大岛,如格什姆岛和霍尔木兹岛等。
由图3可以看出,伊朗自2018年以后能化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就是中国,2025年接近95%的接收量。因此一旦发运量受到影响,中国能化市场将成为首个受影响的国家。
(二)中国进口伊朗LPG概述
近年美国凭借页岩气革命衍生的低成本丙烷资源,长期占据中国LPG进口35%-40%的份额(2023年达42%),成为中国最大供应国。然而,随着2025年中美贸易战关税升级预期加剧,叠加美国乙烷裂解装置持续分流丙烷原料,其对华LPG出口量预计将缩减15%-20%。这一缺口将迫使中国买家转向中东产能补偿,其中阿联酋(Ruwais炼厂新增产能)、卡塔尔(North Field项目副产品)将承担主要增量,但受制于长期合同绑定与区域需求分流,中东传统供应国的弹性空间有限。
在此背景下,伊朗作为中东最大LPG潜在供应国(年产能超800万吨,实际出口仅50%-60%),其重要性将显著提升:
地理与成本优势:依托波斯湾核心港口阿萨鲁耶的VLGC直航运能,伊朗LPG到华航程较美国缩短40%,基础运费低25%;
产能弹性空间:当前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朗仅释放60%产能(2024年对华出口占比萎缩至10%)。若中美贸易冲突激化,中国可能通过人民币结算、保险机制创新突破制裁壁垒,激活伊朗200-300万吨/年的闲置出口潜力;
供应链避险价值:中东内部产能调配中,伊朗是少数能快速填补百万吨级缺口的非绑定货源,且恰巴哈尔港(霍尔木兹海峡外)可作为地缘风险下的备用出口节点。
关键转折点:若2025年4月,美国对出口中国LPG提高关税,随后反应在2个月后的中国到港量上,美国6月到港中国LPG大幅下降,伊朗有望在对华供应占比中从当前的10%回升至15%-18%,成为中东补缺美国缺口的关键变量,但这一进程仍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通航安全及制裁规避通道的稳定性。
(三)霍尔木兹海峡封锁的三种情景假设
我们根据以下4点核心逻辑来推演在霍尔木兹海峡不同情景下,伊朗发运LPG(液化石油气,主要是丙烷和丁烷)到中国的量及其对LPG价格的影响。
1.伊朗是中国重要的LPG供应国:伊朗是中国主要的LPG进口来源国之一(通常在前五名内),其供应量对中国市场,特别是华南地区的LPG供需平衡有显著影响。
2.霍尔木兹海峡是关键咽喉:超过90%的伊朗LPG出口(包括运往中国的)必须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这是最经济和最快捷的通道。
3.供应中断风险是价格核心驱动因素:LPG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对供应中断高度敏感。任何影响伊朗出口能力或增加运输成本/风险的事件,都会推高价格。
4.替代来源有限且昂贵:虽然中国可以从美国、中东其他国家(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沙特)、澳大利亚、西非等地进口LPG,但这些来源:
运距更远(尤其美国):显著增加运输成本和时间。
供应弹性有限:短期内大幅增产填补伊朗缺口有难度。
合同限制:部分供应已锁定长期合同。
成本更高:美国货到亚洲本就溢价,其他中东货源也可能趁机涨价。
情景一:霍尔木兹海峡被完全封锁
1.伊朗发运中国LPG量:急剧降至接近零。物理上无法通过海峡,绕行好望角成本极高且航程漫长(增加约2-3周),伊朗自身出口设施也可能受冲突影响而关闭。中国可能完全无法接收到来自伊朗的LPG船货。
2.对LPG价格的影响(极度看涨):
恐慌性飙升:市场将立即反应,预期全球LPG供应(尤其是中东供应)出现重大缺口。恐慌情绪主导市场。
中国需求转向其他来源:中国买家将疯狂寻求替代货源(美国、中东非伊朗国家、澳大利亚等),推高这些来源地的价格。
运费暴涨:VLGC(超大型气体运输船)运费将因绕行好望角(航程增加、船舶周转率下降)和风险溢价而飙升。
保险成本激增:战争险保费将变得极其昂贵。
价格涨幅:预计中国进口LPG价格(CP、FEI等指数)可能在短期内(数周内)飙升30%-50%甚至更高。国内LPG价格(尤其是华南)也将随之暴涨,根据LPG进口依存度线性递推,国内LPG价格或将上涨15%-30%。全球LPG价格将普遍大幅上涨。
情景二: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持续骚扰船只(非完全封锁)
1.伊朗发运中国LPG量:显著下降,但不至于归零。影响程度取决于骚扰的强度和范围。
下降原因:
船东/租家规避风险:部分船东和贸易商可能选择暂停或减少进入高风险区域的航次。
航行延误:船只可能需要改变航线、加入护航编队或减速航行以规避威胁,导致航程延长,船舶周转效率下降,有效运力减少。
保险成本上升:战争险保费将大幅增加,这部分成本会转嫁给买家或挤压卖家利润。
伊朗出口意愿/能力:伊朗可能因安全顾虑或国际压力而主动减少出口。
可能降幅:相比正常情况,发运量可能下降20%-50%。部分货量可能尝试绕行好望角,但成本高昂。
2.对LPG价格的影响(看涨,但幅度小于完全封锁):
风险溢价注入:市场将对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定价,增加风险溢价。
运费上涨:VLGC运费因航程延长、风险增加、船舶供应趋紧(部分船选择绕行或停航)而上涨。
保险成本增加:显著推高到岸成本。
供应担忧:买家担忧供应中断可能性,倾向于提前采购或增加库存,推高需求。
伊朗货溢价/折扣变化:原本有折扣的伊朗货,其价格优势可能被增加的运费和保险部分或全部抵消,甚至可能因供应减少而获得溢价。
价格涨幅:预计中国进口LPG价格将出现持续性的、显著的上涨,涨幅可能在10%-25%区间(具体取决于骚扰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国内价格跟随上涨5%-12.5%左右。其他替代来源地的价格也会被带动上行。
情景三:霍尔木兹海峡正常通航
1.伊朗发运中国LPG量:
维持正常水平或根据市场基本面(需求、伊朗产量、中国库存等)波动。运输通道畅通无阻。
运量主要取决于伊朗的生产/出口能力和中国的采购需求。
2.对LPG价格的影响(中性/基本面驱动):
市场情绪稳定:无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价格由基本面主导:国际油价、北美和中东的供应情况(检修、意外停产)、中国和印度的季节性需求(冬季取暖、化工需求)、库存水平、替代能源价格(如天然气)等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价格表现:价格在正常区间内波动,遵循季节性规律和市场供需变化。伊朗货维持其在中东货源中的相对价格优势(通常较沙特CP有折扣)。
(四)总结
霍尔木兹海峡作为伊朗LPG出口全球(尤其亚洲)的核心命脉,其通畅程度直接决定供应能力。完全封锁将引发亚洲市场供应危机与价格海啸,而持续性船只骚扰则通过三重压力(运费/保险成本激增、航程效率折损、供应风险预期)长期推高LPG价格。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对伊朗货源的依赖使其首当其冲承受价格上行压力,被迫高价寻求替代货源,且这种冲击将通过市场联动传导至全品类LPG定价。实际影响需动态评估四大变量:冲突持续时间(短期扰动VS长期紧张)、国际响应(护航力度/制裁强度)、全球供需基本面(紧平衡会放大波动)、区域供应中断(如美国墨西哥湾飓风)及中国国内因素(PDH开工率/天然气替代比)。
综上,霍尔木兹海峡实为全球LPG市场的风险定价中枢,任何航道威胁都将转化为价格波动放大器,发生在霍尔木兹海峡的炮火,正在改变LPG贸易格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LPG期货是什么品种?液化气LPG期货开户流程有了解的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