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产业大咖激辩:黄金铂金后市如何
发布时间:2025-6-23 20:45阅读:109
文 | 《中国黄金报》记者 王萧
“当所有人都在寻找安全出口时,黄金市场就会变得异常拥挤。”在6月18日举行的2025中国贵金属产业工作会议精英对话环节,CPMIC特聘决策支持中心副主任宋蒋圳的这句话,道出了当下贵金属市场的真实境况。
这场由中国黄金报社副社长王涛主持的深度对话,集结了菜百股份高级分析师李洋,CPMIC特聘决策支持中心副主任宋蒋圳,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分析师王蓉,山西铱倍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水,中博世金科贸有限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马雨微等业内重量级嘉宾。面对今年国际黄金价格涨幅近30%、国际铂金价格涨幅近40%的行情,与会专家抽丝剥茧,揭示价格暴涨背后的深层逻辑。
避险需求引爆黄金市场
“从2022年开始,家庭资产中黄金配置比例已从5%~10%提升到10%~15%。”李洋观察到,如今投资者走进金店时,话题总是围绕“美国降息了吗”“哪里又要打仗”,普通民众对国际局势的敏感度超乎想象。面对美债规模膨胀至36.5万亿美元(超GDP总量29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近30%的财政压力,叠加美元信用体系动摇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持续走强。“尤其是首饰金价破千元/克后,首饰销量明显下降,投资金条的需求却同比增长超过 20%,首次超越了首饰消费。”李洋说。
王蓉也用“双重逻辑”解析本轮涨势:“4月初关税摩擦升级时,传统避险资产铜出现跌停,国际金价却逆势冲高。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价值得到了充分凸显。更罕见的是,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英国央行提金周期长达8周——这种实物紧张局面多年未见,供需失衡的状况为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宋蒋圳则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格局,从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国际金价持续走强,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全球外汇储备多元化(如非洲央行增持)、主要央行货币宽松政策、贸易格局重构及地缘风险上升。同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增长预期下调强化了黄金的避险需求。“去美元化”已成必然选择。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战略。
铂族金属的替代性机遇
“4月份,深圳水贝市场的铂金条被抢购一空。”马雨微描绘的场景揭示了铂金价格暴涨的一幕,“厚积“铂”发、“铂铂”生机这样的宣传语突然铺满市场,铂金瞬间成为替代选择。”她表示,这一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黄金价格持续高企成为关键诱因之一。黄金价格居高不下,触发了对铂金的替代需求。同时,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政策使得大量铂金提前流入美国仓库,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铂金现货市场的紧张局面,深圳地区也因此受到波及,出现了区域性的铂金短缺状况。
刘金水从工业端补充了自己的观点,2007年和2008年铂金价格飙升到500元/克以上,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工业爆发性增长,推高了尾气催化剂需求,且当时技术限制导致废旧三元催化器无法回收,形成供应刚需。而近十年铂金价格滞涨,刘金水认为源于回收技术突破(尤其中国产业化进展),再生金持续涌入市场,实现“供应源源不断”。当前铂金价格回升则受到地缘政策冲击,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贵金属产业链变化,企业被动转向铂金首饰等替代赛道等。
宋蒋圳直言:“卖一公斤黄金赚100元,卖一公斤铂金能赚500元。当黄金利润薄如刀片,商家自然涌向铂金市场。”不过他也提醒,当前铂金价格维持在300元/克左右最利于行业发展,“再涨可能重蹈黄金有价无市的覆辙”。
随着会议结束,这场持续二个多小时的思维碰撞也落下帷幕。但与会者深知,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今天,贵金属市场的耀眼光芒才刚刚开始照亮前路。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601299:后市如何?
金价的后市如何看?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