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国债气象项目落地见效丨重庆:科技护渝智慧防灾
发布时间:2025-6-20 14:23阅读:32
在山水相依的重庆,天气变化牵动着城市的安全脉搏。2023年11月,重庆市气象局增发国债项目获批,重庆市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气象保障项目与智慧气象“四天”系统建设工程同步启动,从巍峨的三峡峭壁到繁华的渝中半岛,从精密的监测网络到精准的预警响应,为这座城市筑牢安全防线。
图为监测精密一天枢·智能探测系统 重庆市气象局供图
三峡危岩上的“数字哨兵”
三峡库区,江水奔腾,峭壁耸立。431处危岩地灾隐患点,威胁着长江航运和沿岸百姓安全。为此,重庆市气象局加强顶层设计,全力打造危岩地灾防治气象保障体系。
如今,381个气象观测站分布在危岩隐患点1公里范围内,实现监测数据全覆盖;6部新建雷达与10部原有雷达组网,形成监测矩阵;5套北斗面场景监测系统实时捕捉危岩区域气象要素变化与岩体位移信息,既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其积累的监测数据又成为科研人员研究气象因素与危岩失稳关系的宝贵资源。此外,22个区县新增的便携式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在灾害来临时能够迅速响应,为应急处置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气象部门建立危岩地灾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体系,递进式预警产品从提前30天的趋势预测,到实时警报,形成完整链条;建立危岩威胁航道气象风险报警系统,为长江航运安全“站岗放哨”;打造气象综合预警APP、综合预警平台,气象预警服务嵌入“渝快政”“三峡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面向地方党政值班、应急管理、规资、水利、一线指挥部开展服务,配合1.3万条“一点一策”叫应规范与11万余条阈值响应标准,让预警信息精准直达每一位应急责任人。
气象防灾的“硬核科技”
如果说危岩地灾监测预警是针对气象风险的“精准打击”,那么,数智气象“四天”系统,则是覆盖全域的“立体防御”。
该系统由“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天资·智能预报系统”“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御天·智慧防灾系统”组成,与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一一对应。
目前,国债项目已融合气象部门3000多个自动气象站和水利、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6000多个观测站数据,全市气象站点监测间距已从6.2公里加密至2.9公里;联合多部门升级共建综合观测“一张网”,地灾隐患点气象监测覆盖率达97.2%,山洪灾害危险区气象监测覆盖率达98.1%。汇集气象观测数据、气象服务产品、行业和社会数据等5大类1800余种数据资源,在每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提前每小时降雨超过20毫米区域的风险点信息,为风险预报预警和预警联动提供支撑。短时临近预报时空分辨率提升到分钟级和公里级。建立覆盖成渝地区的“天资·12小时”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模型,支撑发布未来6小时暴雨预警。
同时,重庆气象部门汇集应急管理、住建、铁路、海事、农业农村、林草等10部门共31类基础信息,提供针对公众、农业、交通运输、航运等的精细化格点服务产品50余种,协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分类分级分层分场景的预防措施15万余条,与普适性气象预警精准匹配和智能发布,预警信息针对性显著提升。
目前,“四天”系统已融入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一个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六大应用系统、一个一体化基层智治体系),形成全市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的气象业务流程。
“四天”系统优势逐渐显现:2024年6月29日,武隆区长坝镇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前转移55名群众,跑赢滑坡险情;7月10日0时35分,大足区气象局精准预警部分区域未来6小时降水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助力龙水镇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300多人;7月12日19时,嘉陵江洪峰以181.48米的“身高”逼近磁器口古镇,“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助力当地提前3小时完成人员转移。
(作者:蒲希 责任编辑:张林)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